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的人身上,恐怕早就已經死了百次,可李白卻依舊能夠屹立在盛唐中,那是因為他有才華和狂傲的資本。
同一時期有名的大詩人杜甫曾評論李白的詩詞,“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魏顥也有言,“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就連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足以可見當世之人對李白的評價有多高。
毫不誇張的說,大唐少了李白,便少了氣吞八方的萬丈豪情;大夏少了李白,便失了流傳千古的浪漫不羈。
……
範銘言語生動,另闢蹊徑,雖然大家對於李白已經非常瞭解,可是經過他的解釋,千年前的人物也變得有血有肉,富有“謫仙人”之稱的李白躍然於眼前。
“關於李白,他一生寫下了大量詩篇,具體已經無從考究,但是流傳之久的有900多首,不知大家都喜歡他的哪些詩句。”
很快就有不少學生踴躍發言,“我喜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這份傲氣。”
“還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爽之氣。”
“不應該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恢弘氣概麼。”
“你們說的這些都差點意思,大家格局都開啟一點,我看應該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霸氣。”
“要我說最經典的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十個字道盡思鄉之情。”
原本寂靜的教室,瞬間變得如同菜市場一樣熱鬧,每個人的觀點不同,各抒所見,發表自己的看法。
甚至還能夠看到兩名學生,為了爭執哪一句詩最好而吵的面紅耳赤。
李白無論哪首詩,隨便挑出一個句子,都可以堪稱典範,若是非要整個第一齣來,暫時也想不到,實在是苦惱到了極點,
範銘笑意盈盈,也不阻止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是好事。
“其實你們說的都很對,這些詩都有跡可循,有的是李白在旅途當中見聞,有的是遊覽山川后的感觸,還有的則是醉酒過後的興致濃郁,但是——”
範銘話鋒一轉,臉上表情有些神秘,“有首詩的創作環境,卻是格外的特殊,沒有具體明確的事物,似乎只是李白的空想,但這空想,又隱藏著一層看不見的神秘……”
聽到這裡,其他學生不由得帶了好奇之色,忍不住問道:“範教授,您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是什麼詩啊?能有這麼玄乎?”
範銘呵呵一笑,見大家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便吟誦道: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隨著範銘緩緩念出聲,配上音箱裡傳出的頗具古典的音樂,一時間眾人眼前彷彿真的出現了危樓高懸於蒼穹,恍若九天的瓊樓玉宇,站在上面伸手便可以摘星攬月。
吟誦完畢,範銘意猶未盡道:“正是這首夜宿山寺!”
有同學不解詢問道:“這首古詩後人認為是李白在HUB省黃梅縣所作,寫的是黃梅縣蔡山峰頂山的江心寺。但這首古詩有什麼特別之處嗎?貌似也沒有什麼特殊啊,為什麼範老師獨獨講這一首呢。”
範銘笑了笑,“做事不能循規蹈矩,要推陳出新,沒有規定前人記載描述的就一定是對的,後面根據考究,江心寺這個說法存在某種疑點,其實位置並不準確。”
“但野史上還有種說法,或者也可以說是傳說。”
“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曾經見過一處宏偉的道觀,這道觀自九天而來,甚至其中還有仙人存在,故此也便有了這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