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杏自我解嘲。
張倩沉默了一會問:“今後有什麼打算?做單身貴族?還是另有所待?”張倩看著杏,弄不清她是在等待李還是等待丁凱。
“都不是。我不是獨身主義者,只是還沒有遇到真正愛我和值得我愛的人。”
“你談過戀愛?”
“是的,我在大學談過戀愛,他是長我一屆的一位學長。我們好了三年,可是他分配工作後,就和他廠長的女兒結婚了,事前竟然沒有告知我。”她又想起了丁凱。
“世界上竟然有這種人?實在太無情!”張倩也很氣憤,極力責備丁凱對杏的無情。可是她又想起自己的前夫王康,他對她同樣這麼無情,在她出國留學期間,竟然和他的秘書趙潔混在了一起,還生了孩子。她甚至覺得李對她也是無情的,她對他那麼好,幫助那麼大,可是李還是千方百計擺脫她,離開她。她同樣覺得氣憤和憤怒。於是她勸杏:“你也不必難過。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現在我也想通了,看開了。這世界上的男人都是喜新厭舊,沒有一個好東西!你千萬別想天長地久,託付終身,其實,誰也靠不住,只有靠自己。”她忍不住回頭看了看李。
李自然明白張倩的意思,怨恨他對她無情無義,一陣面紅耳赤。他覺得這是張倩對自己的羞辱和怨恨。心想,看來張倩對我脫離張氏電子公司,離開她,還是很有怨氣的。可是你也太不象話,給我一點好處,就想一輩子控制我,要我長期做你前夫的替身,這是無視我的尊嚴,汙辱我的人格。心裡雖然這麼想,當面也不便辯解,只好跟在後面低頭不語。
杏不解地看了看張倩,又看了看李,不知道他們中間曾經發生過什麼,此時她該說什麼,也只好低頭不語。
張倩見自己說完話竟然沒有一個應聲的,再看看李滿面羞紅;知道自己的話羞辱了他,便說:“李,你紅什麼臉?我是說杏的那位無情無義的學長,又沒有說你。”
“張總,你不要解釋。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做過許多不該做的事,犯過許多錯誤。只是有一點,我這人很念舊,知恩圖報,知錯能改,從不喜新厭舊。對於您,對於桃,對於杏,你們都曾經幫助過我,所以,對於你們的恩情,我會永遠牢記在心的。”
“我知道你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不忘舊情,知恩圖報,所以,我剛才罵的並不包括你,請你不要介意。”張倩見李不悅,只好自己打圓場,又拿出照相機給李和杏拍照。
李覺得不妥,連忙笑著接過照相機說:“張總,還是我來給你和杏拍張照吧,你們初次相見,也好留下個紀念。”張倩將計就計,拉著杏,擺好姿勢,叫李拍照。李抓緊機會給她們拍了合照,又拍了幾張單人照。
話不投機,三人除了看海、散步、拍照,再找不到別的話題可聊。看看日近中午,張倩說:“回去吧,中午,我請你們吃飯。”李說:“感謝您的盛情邀請,還是我請您吧。”張倩說:“不,今天我有幸一睹杏小姐的芳容,又談得這麼投機,真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我一定要為杏小姐接風,還是我來請吧。”既然張倩這麼說,李也不便堅持。
三人回到市區,進了一家飯店,張倩根據自己的口味點了幾個菜,要了一瓶紅酒。因為說明是為杏接風,所以她首先舉杯向杏敬酒,說:“歡迎你來深圳特區工作!憑你的學識和能力,將來一定會有大的發展,前途無量。我已經認了李作老鄉。你自然也是老鄉。今後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儘管來找我。”杏表示感謝。隨後,三人互相敬酒,祝酒,不過各盡禮儀。
飯後,李開車首先把張倩送回賓館,然後和杏一起回電腦公司上班。
張倩站在賓館的樓上,看著李和杏說笑著一起遠去的身影,回想李向她講述的他們學生時代的親密關係,以及李和桃結婚後,杏的決絕分道,李一直認為他有愧於杏,多次向她賠禮道歉,希望彌補她、重修舊好;如今終於有了進展,彼此關係得以改善,杏到李的公司任職就是證明。她覺得杏到李的公司來,並非單獨為了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接近李,舊情復燃,重修舊好。如果杏在李的身邊立住腳,那麼她這麼多年在李身上,桃身上,在大梁山旅遊區所花費的錢財、心血,都將盡付東流,白白浪費!根據今天的情況看,今後她就是想約李一起單獨散散步、談談心也不可能了,更別說親近了。自從李答應她做試管嬰兒,特別是健健出生後,她一直把李看作健健的爸爸,有一種無形的親近關係。杏的到來,無疑使她在這件事上又失敗了。以前,她敗給了王康,今天她又敗給了李。她的感情生活就是這麼不順心!
她越想越覺得難過,還有些羞愧。一個高學歷、高智商、腰纏萬貫的香港張氏集團的千金小姐,一個深圳電子公司的老闆,竟然敗在一個內地打工仔手裡。她甚至認為李接納杏在他公司任職,就是為了疏遠她。她悔恨之餘,又覺得不甘心。
可是,她進一步想,又覺得這件事情她並沒有徹底失敗,還有挽回的餘地;因為她只要想辦法把杏趕走,一切又會恢復已往的境況,她仍然可能掌控李的感情。可是她無權趕走杏,因為李已經不是她的職工,李的電腦公司也不是她的電子公司。但是,有一個人有辦法趕走杏,那就是桃。因為李是桃的丈夫,他們夫妻的感情又那麼好。而且她對桃也是有恩在先的。她很慶幸自己早先對桃所做的工作。
想到這一招,於是她立即撥通了桃的電話:
“喂,桃嗎?我是張倩。”
“啊!張總,您好!最近忙嗎?能接到您的電話我很榮幸。您什麼時候來旅遊公司看看?我們大家都盼望您來大梁山觀光旅遊。”張氏集團是梁山縣旅遊總公司的最大股東,經濟支柱,桃和王書記、謝局長、牛縣長一直把張倩和她父親視作財神爺,特別看重和尊敬。
“暫時還不能去。李走後,我確實比以前多忙碌些;不過還好,電子公司的業務在不斷擴充套件,前景看好。最近梁山旅遊總公司的情況怎麼樣?”張倩也關心著梁山旅遊公司,因為那裡也有她的利益所在。
“情況好得很!總公司成立後,全縣各鄉的旅遊分公司,經過統一規劃整合,面貌一新,無論自然風光、旅遊設施和服務質量,在整個大梁山區都是最好的。因此來我們風景區旅遊的客人也最多,不但有國內各省市的遊客,還有許多國外遊客,所以,我們公司的效益也最好的。張總,歡迎您忙中抽閒,來大梁山風景區觀光旅遊,指導工作,您可是我們公司的大股東啊!我報告您個好訊息:年底,您的分紅,可以達到六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