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山鄉新兒女> 第五十六章 海水滌塵,舊夢縈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海水滌塵,舊夢縈心 (1 / 3)

張倩回憶說:“我和王康從小就經常到海邊來玩,一起揀貝殼,捉海蟹、抓跳魚,一起手牽手在海邊散步、唱歌,談理想,談愛情,甚至一起到海水裡游泳、划船、衝浪,無所不為。那是我人生最快樂、純情,最浪漫、美好的一段時光,印象深刻,刻骨銘心,記憶猶新,一生一世也抹不去,忘不掉,永遠留在記憶裡。”

張倩久久地望著大海,似乎還在回憶、想像她和王康共同度過的那段天真無邪的浪漫生活。可是那段生活已經遠去了,再也不可能回來。現在陪伴王康在海邊散步的卻是趙潔,他以前的秘書;而陪伴在她身邊的卻是李,她的特助,一個貌似王康的形象,神態,卻是從內地大梁山來的打工仔。風景依舊,人事皆非;同是兩人,情況各異。她這麼做,不過欺騙自己,想找回一些昔日的美好。但她心中五味雜陳,難以言表。現實就是這麼殘酷而無奈,她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許久,張倩回過頭來問李:“你和桃,還有杏,從小都玩些什麼?”

李知道張倩又想聽他們的故事,藉以與她和王康的故事相比較,便說:“我們和你們完全不同,我們家鄉是山區。小孩玩的自然離不開山。比如攀崖探壑,看日出日落、雲聚雲散,看鳴泉瀑布,群鳥飛鳴翔集,看野生小動物,像猴子、松鼠、野雞。小時候經常看這些景象,覺得很美麗,很好玩。有時候還能捉一隻小鳥、小松鼠帶來家裡養著。再就是翻山穿林,撿蘑菇、木耳,採集野果、榛子,帶回家吃。到了七八歲,就不單是玩了,還要幫助家庭割草、放豬、放羊,但還是離不開山。我們愛山,敬山,又畏懼山,因為不注意就會出危險。我們最崇拜山神爺,以為是他給了我們豐富的山貨,又能幫助我們迴避災難。”

“你們那時候談不談戀愛?”

“不談。三個人怎麼談戀愛?那時也不懂得這些事,就是每天從早到晚想在一起玩,不願分開;還知道要團結一心,互相幫助,這樣才能戰勝困難,不受別村的小孩欺負。特別是桃和杏,好像離開我就不敢外出,不能幹活。你呢?你們那麼小就知道談戀愛了?”

“也不是認真談戀愛,其實那時也不懂得什麼是談戀愛,就知道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好了,長大了要結婚,就像父母親那樣睡在一張床上,還會生小娃娃。”

張倩回憶兒時和王康的往事開心地笑了,笑得前仰後合,珠搖翠動,很快樂,又很天真的樣子。

“到底是香港,開放城市,連小孩也懂事得早。”

“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懂事早,就成熟得早。王康十五六歲和我約會,一見面就緊緊拉住我的手不放,看見沒人,就抱我,吻我,還在我身上亂揉、亂摸。”

“看來,這傢伙從小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李一時氣憤,竟然罵起王康來;可是話一出口又覺得不妥,因為張倩還愛著他,他不由得偷偷看了看張倩。

張倩聽了李罵王康的話有些臉紅,說:“你也不能這麼說他,其實,他也是個很善良的人。不論走在大街上,還是車站碼頭,看見討飯的,或者殘疾人,他總要主動掏些錢給他們;他當總經理後,經常動員他父親捐錢捐物做善事,在香港是出了名的慈善家。”

“他既然這麼善良,為什麼對自己自幼相愛的人卻這麼無情?”李反問。

“不,他沒有對我無情,沒有提出離婚。是我主動要離婚的。”

“這就怪了,你既然還愛著他,為什麼主動提出離婚?”

“這都怪我太任性,強勢,眼裡容不得沙子。”

不想事到如今張倩依然護著王康,不承認王康對她無情,卻說都怪自己;真是自欺欺人,讓人難以理解和信服。這隻能說明,她是個既強勢、任性,又柔情、內斂的女人。

張倩見自己的話前後矛盾,難以自圓其說讓李相信,便說:“不說他了,說起來別人不能理解,也只會讓我傷心。”

李揣摩她的心思:對王康既愛又恨,在一起不快樂,離開了,還想著他,忘不了他。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他見張倩傷心,只得從旁解勸:

“張姐,我聽人說,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付出,而不是佔有。大約你主動離開王老闆,也是這麼想的。”

“我沒有那麼高尚。我只是個極平庸的人,也會有七情六慾,愛恨情仇,只是舊情難忘,不忍讓他為難,讓他的孩子失去母愛。”

“您心地善良,又留過洋,學識淵博,到底比我們看得遠,想得開。該放下的還需放下,這樣才能走出憂愁,心情愉快。”

張倩搖搖頭,卻沒有說話。這是她的隱憂,最讓她傷感的事情,她不願說得太明,李也不便問,不敢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