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教堂最早可以追溯到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君士坦丁大帝大帝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性後,公元326年就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小教堂紀念伯多祿,之後經歷了很多次重修、擴建。
現在我們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在朱里奧二世教皇時期,把之前的教堂完全推倒重建的,從1506年開始到1626年才得以最後完工。
期間凝聚了布拉曼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貝爾尼尼等眾多頂級建築大師的智慧。
先是布拉曼特,受朱里奧二世之邀設計了最初的建築方案,但他主持施工剛8年,就和朱里奧二世教皇相繼去世。
新任教皇請來了拉斐爾繼續修建,然而,這位年輕的藝術天才在任教堂總建築師6年後也英年早逝。
之後,教堂工程又相繼由帕魯齊和小桑加洛主持過十餘年,但工程沒有取得大的進展。
1547年,已經過了古稀之年的米開朗基羅欣然受命,他對原來的設計進行了區域性調整,將教堂的羅馬式的半圓形拱頂改成了拱肋式的大穹窿,使教堂的視覺效果更加宏偉。
由於工程的浩大,米開朗基羅最終沒有看到他設計出的聖彼得大教堂建成後的樣子,17年後,89歲的他被上帝叫走了。不過後來接任他的建築師都忠實地執行他的設計方案,我們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就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
1626年教皇烏爾班八世主持了聖彼得大教堂的落成典禮。
其實當時聖彼得大教堂只是主體工程完工了,在那之後,貝爾尼尼又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進行內外裝飾,才成了我們即將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
王子軒笑道:“聖彼得大教堂的歷史就是這樣。想繼續聽歷史和天主教知識的一會可以租一個講解器聽,我看網上說講解器的內容很長,而且有很多都是介紹天主教歷史背景的,我是不準備租。姐姐們準備租的話,一會我幫你們租。”
許晴搖頭道:“我也不租。直接進去看就行了。”
劉濤笑道:“我也準備直接感受這個全世界最大教堂的震撼。”
張凱麗道:“我對宗教也不感興趣,回頭想了解什麼了問小弟就行。”
趙靜點頭道:“我也不租了。”
王子軒笑道:“不用這麼省錢。一會租兩個,想聽的可以聽一下。”
聖彼得大教堂放人比較快。
一行人排了二十多分鐘就進了教堂了。
習慣了超市購物都要排幾分鐘的國內,出來玩排個二十多分鐘實在算不了什麼。
如果說在外面看的時候,還只是感覺聖彼得大教堂挺高大的,那進了教堂,一行人就都被震撼到了。
寬廣的空間滿是金碧輝煌的裝飾。
華美和宗教的氣息幾乎達到了極致,足以讓人生出膜拜心思。
很多人進來後,就忍不住直接在長椅上坐下來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