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蒙牛剛剛用2.305億拍的2010年上半年央視特約劇場冠名權,而《華夏好聲音》十期最多也就是兩個半月。
去年納愛斯競拍2009年全年央視電視劇特約劇場,也不過用了3.05億。
納愛斯用3億的高價冠名《華夏好聲音》,顯然有賭收視率達不到4的原因。
冠名權要的保證金太多,限制了很多企業加入這場豪賭,那15秒的廣告就讓很多企業不要錢的喊價了。
在賭徒心態下,一個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廣告價不斷拍出。
如果不是王子軒要求中標的企業要交納底價的150做保證金,恐怕會有更多驚人的價格。
王子軒並沒去現場,只是在競標結束後,發了一條圍脖:“廣告招標結束,平均收視率達到4的話,廣告收入7.8億,冠名費3億,感謝各位金主。希望多提高几個30,哈哈哈!”
這條圍脖也引來很多網友評論。
“很美的一場夢。”
“估計要血本無歸。”
“如果收視率不到4就抵制這些企業。”
“都是壞人,騙老公。”
……
第二天,所有媒體都報道了《華夏好聲音》廣告招標的事情,納愛斯等獲標的企業也都被提及,也算是一種廣告了。
雖然投標的價格畸高,但是各方評論還是認為納愛斯等企業做了一次很成功的廣告。
為此還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
今年的快樂女聲平均收視率2,廣告收入1.1億,冠名費6000萬。
《華夏好聲音》4的話,廣告收入應該在2.2億,冠名費1.2億。
廣告實際中標價格超過正常價格的250,冠名費超過正常價格的150。
超過的部分就是賭《華夏好聲音》收視率到不了4的非理『性』成分,算起來也不是太離譜。因為有很大可能,他們一分錢都不用出。
即使《華夏好聲音》平均收視率突破4,他們多付的廣告費也沒有那麼多。
因為這場豪賭使得《華夏好聲音》還沒開播,這些企業就被很多媒體報道、評論了,這也是額外的廣告。
如果他們在其他節目做廣告,絕對沒有這麼多的媒體報道,也沒這麼多的人會關注。
而且王子軒敗家的投入,註定了《華夏好聲音》一個高檔的精品節目,廣告的企業品牌也會得到無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