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劍泣震三界> 第三百七十三章是非禍福事,來去無心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三章是非禍福事,來去無心人 (1 / 2)

“那吸食靈氣之後邪靈的力量真的會比那些不吸食的要強大嗎?還是這只是若木的一個魔術而已?”

“這是真的,惡靈乃是極陰之物,靈氣則是至陽之氣,陰陽相合的東西,肯定要比只有一樣的要強大。”

這點沒什麼好懷疑的,因為若木就證明了,生在陰陽相合的大地之上的人,超越了所有的神仙。

不過這麼說來,另一個問題就不得不擔心,哪吒問道:“可是這樣,一旦有一天這些惡靈出來了,那麼人神魔一戰,人跟神還有勝算嗎?”

哪吒的問題,也曾經是伏羲大帝軒轅大帝和眾多仙家所擔憂的,可事實呢,那就是事實遠遠不是這樣:“這就是若木的智慧了,我們都在擔心惡靈變得強大,超過人,超過神,甚至超過先天五道君,可若木說‘我只怕惡靈變得不夠強大,人神鬼共同居住的三界之中,就連先天五道君對三界之外的世界也不知道多少,只知道天外還有一個世界,還有九幽之境,這一切都如虛空一般無盡,而這虛空之中究竟有什麼?

盤古大帝下九幽了無蹤跡,陸壓道君往天外了無蹤跡,所以媧皇聖母也去了,還是沒有帶回來訊息。那是因為虛空無盡,沒有盡頭也沒有起點,不論如何尋找都不可能有一個答案,或許當離開這個天地之境的時候,會有另一個世界出現在眼前,而你走過的路已經消失的毫無蹤跡,只能一直尋找下去,惡靈到這裡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它們來自三界之外,經過一路的殺戮鋪墊才到了三界之中,可連它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只是上了路就一直走,走到哪遇見了和自己不同的族群,那就開始殺戮。是的,這樣的族群很可怕,它們力量強大,任何的死亡或者生存對它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殺戮才是生存下去的希望,而憑什麼這個尊群可以經過這麼多地方,三界中的生靈卻不可以,因為它們有三界中生靈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和,不管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世界,它們都能將自己融合,讓自己的身軀適應這個世界的規則,讓後把這個規則打碎,這就是邪靈。

可有沒有人看見這種可怕的力量之外的東西,那就是變,邪靈真是改變自己才能融合到新的世界,所以我想邪靈的這種變也不是隻為了索取,還有和;三界中最強的生靈是什麼?是處於陰陽之間的太極,太極也是和,既然這樣,我就有了結論,邪靈最強的時候也就是陰陽守恆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邪靈,已經不是邪靈,而是更三界中的眾生靈一樣的生靈,已經是三界中的生靈’。”

這是一個賭博,賭輸了,會配上整個三界,當然,贏了的話若木就超越了先天五道君。

只是哪吒想不通,先天五道君創立天道,天道之下的眾生靈對他們來說不過是玩偶一般,就算人王伏羲曾給眾生靈開啟智慧,賦予自由,可哪吒還是不相信先天五道君會允許自己創造的東西超越自己。

只是眼下,他不相信也不行,事實就在眼前,若木確實成功了。

可他會贏嗎?這個問題,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有等結果,那麼結果會是什麼呢?

但是結果似乎已經有了,哪吒看著囚焰,那個不知道什麼的王爺也看著她,神秘的笑笑說:“不錯,正是這樣,若木已經成功了,所以他破了天道,所以他可以將一個斷了仙根的妖精度化,所以這個妖精可以使用伏羲寶劍。”

完全聽不懂,囚焰一臉不知所謂,問他說:“什麼意思?我是個邪靈嗎?”

搖搖頭:“非也非也,你不是邪靈,但你的法力確實邪靈之氣煉化而來,也就是劍氣。”

劍氣是邪靈之氣?囚焰不信,反問道:“主人的劍氣殺氣並不重,甚至帶著仁慈,怎麼會是邪靈之氣?”

“不,是邪靈之氣,或者說是被煉化之後的邪靈之氣,我們之前都是按照先天五道君的思維去思考,可從來沒有想過,三界中為什麼會分正邪,既然代表正義的靈氣可以被煉化成為法力,那麼邪氣是不是也可以,若木就是將惡靈的邪氣煉化,而他的方法也十分簡單,那就是交換,邪靈是個比較特殊的東西,從生下來他們的靈力場就是滿的,當靈氣進入邪靈的世界,邪靈就會釋放原來的邪氣,這樣兩方的陰陽都會處於平衡才是最強大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平衡狀態一旦形成很難被打破,因為若木的本領不僅是中和陰陽,他還能控制陰陽的量,這樣的話除非他處於失落狀態,不然陰陽就不會失衡。”

聽了這麼多,感覺頭都大了,卻越來越不懂,最後,囚焰將伏羲劍拿在手上,不解的問:“可是既然這裡面封印了邪靈,那我應該能感受到靈體的存在,但我並沒有感受到靈體的存在啊!”

“靈體能夠被感知,有兩個原因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是陰陽兩極,靈體只有一極,這就像左邊是火右邊是水,你能清楚的感覺到水跟火,第二是靈體的靈力場一般情況是不會滿的,它們需要不斷抽取靈力來維持生命,所以你能感知,可邪靈的靈力場是滿的,並且就算是吸取靈力也不會直接從外界吸取,而是隻在封印之內。所以你不會知道,當然,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其實當這柄劍拿在若木的時候之後,他已經不是封印邪靈的本體,而是開啟通往邪靈世界的鑰匙。拿著鑰匙的人不開啟大門,自然不會知道主人是不是在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