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劍泣震三界> 第兩百三十二章仙尊歷往事,處處悲啼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三十二章仙尊歷往事,處處悲啼聲

看一眼哪吒,有些嘲笑的說:“當然有區別,而且其中區別何其大;這些惡靈來自三界之外,稱為魔族,生性喜好殺戮,在惡靈的一生之中,從生來下就開始殺戮,殺戮別的種族,殺戮自己的同類,最後殺戮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親人,最後殺戮自己,總之他們的一生,就不能停下來殺戮。”

完全聽不出這個跟他的問題有什麼關係:“那又怎麼樣?”

嘴角勾起一個弧度,告訴哪吒說:“因為這樣,惡靈的一生都在遷徙,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在遷徙的過程中將所有遇到的東西毀滅,這就是他們的樂趣;他們道三界的時候遇上的是三界初立,先天五道人當家的時候,所以發生了人神魔三方大戰,可是在大戰中先天五道人發現要殺死這些惡魔的本體容易,可是要將他們的魂魄驅散卻很難,而只要魂魄在,惡靈能在半個月之內就繁殖出新的一代,然後新的一代惡靈只需要七天就可以作戰,這樣的特性,就算累死也不能將邪靈殺光,所以就用了一個最笨的方法,封印,可是不管怎麼強大的封印,只要裡面的東西不停的放開就一定會有弱化的一天,而惡靈是非常暴戾的東西,他們不畏懼死亡,也從不害怕傷痛,甚至把這所有的都當成一種樂趣。”

“有什麼奇怪的,如果他們跟三界中的生靈一樣有善根,那就不會發生神魔之戰了,天生大道分善惡,有善有惡,天道規矩上都是這麼寫的,那麼善惡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至少現在是。”

哪吒這是有意跟他唱反調,不過他也不在意,點點頭,繼續說道:“天生大道分善惡,這是天道的規矩,也是道的規矩,伏羲大帝說陰陽五行之間,善惡是不能被消滅的,要想消滅善惡,那必須先消滅善惡的源頭,萬物生靈。”

他說的很明白了,只要萬物生靈還在,善惡就不能被消滅,神也是萬物生靈之一,所以其實神也是善惡的根源之一。

不過這些東西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現在的問題是,若木將這些惡靈煉化了,做了先天五道君都不曾完成的事情,可是這傢伙說煉化跟消滅有很大的區別,那麼這個區別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哪吒對這個問題真的一無所知,看樣子只能開口求人,就不跟他唱反調了:“若木將這些惡靈煉化,煉化跟消滅有什麼區別?不都是從三界中消失了嗎。”

那傢伙輕輕抬手,一滴清水就在手心裡面,運用起火的法術,將清水化為氣,告訴其餘的人說:“這就是區別,伏羲大帝悟道千萬年得出來的結果,三界之中生有五行,乃為水金木火土,五行是眾生靈的根本,也是眾生靈的命脈,五行相生也相剋,稱之為陰陽相合則為太極,即大地之本,眾生靈之根,所以三界中的一切都生在大地之上,天宮飄忽在九天之上,九天卻要依託崑崙靈氣生存,幽冥藏在無極之處,無極卻要大地為它擋住陽光,所以大地乃是一切的根本。”

“所以呢?”

“所以天地幽冥三界息息相關,三界中的一切都不會無緣無故消失,也不會憑空而來,水與火相遇化為氣,水消失了嗎,沒有,他不過是換了一副面容而已,人死為鬼,人就消失了嗎,不,那不過是換了一副軀體而已,鬼死落地,那鬼是不是就從三界消失了呢,也沒有,幽冥聖都還有他們滋養的奇花異果萬萬年開不敗食不盡,最後這些奇花異果會為幽冥界生靈所食,那總該消失了吧,可伏羲大帝的答案是沒有,幽冥界的生靈有分魂離魄的本領,可是不管怎麼分化,他們的三魂七魄都是在的,那麼分化出來的,就應該是那些已經死了的,這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一個重生的過程呢?不一樣的是新的魂魄是全新的,他的善惡一部分取決於十殿閻羅幽冥判官手中的筆墨,另一部分卻來源於入世之後的遭遇。”

說了這麼多,哪吒總算有了一個答案,接過話來說道:“而這一切都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五行相合,對嗎?”

讚賞的看著哪吒,點點頭回答:“正是,我聽伏羲大帝講道,他說五行中一切生靈的生死都是有來去的,來處未必好,去處也未必就壞,人死為鬼鬼死為漸漸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歸為塵土,塵土又會養出新的人。而這一切都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五行相合,這種平衡一旦打破,善惡就難以中和,也就是中庸隕落,對映三界之中就成了神魔,神是積善道魔走惡途,而這些來自天外的惡靈則是極惡之道,他們的惡念深入骨髓,刻在靈魂之上,所以即便是將它們驅散魂魄挫骨揚灰也沒有用,因為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們只是換了一個形態,只待時機一到就會再次重生,那時候因為積怨成疾,執念更深一重,比當下的惡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這麼說來,那麼這些惡靈就太可怕了,不過這一切只是一個猜測,即便這個猜測是伏羲大帝說出來的,也不能保證他就是對的,哪吒帶著質疑:“可也有另一種可能,既然三界中的生靈重生之後是全新的靈魂,他們將要怎麼取決於閻羅判官和成長環境,那麼也有可能這些惡靈也能被引導,被改造,只不過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點點頭,繼續說道:“你說的不錯,這個秘密先天五道君花勒幾十萬年都沒有發現,但是若木發現了,所以他煉化了這些惡靈。”

先天五道君的智慧和法力都是無邊無際的,他們花了幾十萬年都沒有發現的東西,若木只用了一千多年就悟出來了,實在不敢相信,哪吒搖頭:“不可能,先天五道君創造了天道之內的一切,若木也在超越天道之前也只是天道之下一個不起眼的靈魂,沒理由超越先天五道君。”

“不錯,按常理來說確實如此,可三界中的很多東西,早已不是常理二字可以解釋的,甚至三界中的很多東西,已經不是先天五道君原先的設想,也正因為發現了這個東西,伏羲大帝提出了另一個看法,人應天道,並非是媧皇聖母摶土而造,也不是神的奴隸,而若木的本體就很特別,他雖然跟三界中眾生靈一樣具有三魂七魄七情六慾五識,但若木之名乃為重生,死而不僵,死而不亡,這就是若木。那麼若木究竟有什麼跟地方跟別的生靈不同呢?伏羲大帝用了六百年才找到蛛絲馬跡,那就是眾生靈的生老病死其實是體內陰陽之氣失衡的結果,而若木的體內所具有的陰陽之氣不會失衡,他的本體就像是一個過濾網,能對所有的東西進行配比,讓身體處於最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死而不僵死而不亡的秘密所在,而這個本事是先天五道君也不曾有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個若木就太可怕了,因為如果真的是他說的這樣,那麼也就是說就算是先天五道君聯手,也未必有本事打敗若木。

不太敢相信,問他道:“既然是這樣,那麼若木為什麼一千三百年前會被三清大神伏誅封印?”

他不屑一笑,反問哪吒:“三清大神真的將若木降服了嗎?真的將若木封印了嗎,還是說那隻不過是若木想要找個什麼地方睡一覺而已?一千三百年前若木憑藉手裡一柄仙劍打敗帝啟十萬大軍,天皇帝君派天兵天將攜帶八十一架天羅地網二來,而當時出戰的還有上古時期的五行大神,他們的本事豈能不如三清,可這些大神都死了,天皇帝君也在這一戰裡面遭受重創,最後三清大神奉鴻鈞法旨前來降服若木,從東海打到崑崙山都是勢均力敵,後來若木是怎麼敗落的,連三清大神自己都說不清楚,可若木雖然敗落,肉體被焚燬之後為什麼三清大神對他的魂魄卻束手無策了呢?最後實在沒辦法,用了一百年的時間耗費天地半數靈氣才弄出個封魂冢來,將若木關押在哀牢山,一千三百年來若木在哀牢山似乎不像是被封印,因為他毫不費勁的救下了小狐狸,然後又將三清大神用來封印他的靈氣用來煉化伏羲劍裡面的惡靈,這些看起來似乎沒有一天問題,因為若木是天下劍主,他有號令天下靈劍的本領,可是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似乎被遺忘了,伏羲劍原來是封印在崑崙絕境的,而且是先天五道君親自動手封印的,他是怎麼取出來的?”

哪吒一直以為伏羲劍一直是若木的東西,是從一開始就帶進去封魂冢的,聽到他說伏羲劍是被封印在崑崙絕境的,而且是先天五道君親自動手,不是一個,而是五個,這麼說來若木的本事確實已經超越先天五道君,不然不可能悄無聲息的從崑崙絕境把伏羲劍拿走,那個地方,不僅有軒轅異族駐守,更有西王母和伏羲大帝的居所臨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