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木知道,不到最後關頭,他們是不會輕易降服的,就在偏廳安安靜靜的等候。
青龍到了南天門,見不到守門的星君,執戟的兵將,照妖鏡也碎裂了灑落在地上,雙腿都顫抖起來,朝著裡面喊了幾聲,沒有得到回應,才敢戰戰兢兢的走了進去。
一路上不見半個仙家的影子,直至凌霄寶殿,見了一個侍奉玉帝起居的仙官,他正擦拭三界帝君的寶座;見了青龍,嘆口氣說:“青龍使者要見玉皇帝君,去戒魔關吧,眾仙都去了哪裡。”
戒魔關是妖魔入天界的第一道屏障,青龍大概猜到了,問仙官:“天界遭遇了何事,為了這麼淒涼。”
仙官停下手上的工作,嘆口氣走下來,與他說道:“你是下元水界仙家,掌管天下水族,當知道以前三百年前大禹治水之事。”
青龍點頭:“那時九州還是一片汪洋,為水陸劃分之事,龍族與人族之間還有爭執,但時隔一千三百年,此事又怎麼被撤出來了?”
仙官從地上撿起一本史書,拍拍上面的灰塵遞給青龍:“那你也應該知道,當年大禹能治水,還有一人功不可沒,就是那個以萬柄寶劍擋住大河水,令人間兵甲誅殺群山妖物的人。”
對這個人映像很深,當年他領一萬精兵在龍門山與群山妖精一戰,鮮血染紅的大河水一直流到北海龍宮,後來不知道犯了什麼事,才讓三清大神出手收伏。
那些日子,北海龍王都不得不搬去東海暫住,北海龍宮外面至今還有不能往生的怨魂野鬼,都是那些死不瞑目的妖精。
雖不曾見過此人,但也能想象他的恐怖,問仙官說:“時隔一千三百年,此事怎麼又跟他扯上關係了?”
“唉,一千三百年前,三清大神將他封印在哀牢山封魂冢中,誰曾想這廝竟悟透大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百日前破了封印,先誅殺了三清大神,又收伏四御,玉皇帝君正率領眾仙家在戒魔關備戰,想能擋住他一些時日,等鴻鈞老祖醒來,九天之上,只留了無力參戰的小仙。”
仙官眼中的無奈,大概已經說明了這場戰爭的結果,何況三清四御都已落敗,剩下的這些,不過是螢火之光。
想要對付此人,恐怕只能是鴻鈞老祖或者媧皇聖母,可是媧皇聖母雲遊天王已有萬年,鴻鈞老祖閉關沉睡五百年不曾醒過,此時,何去何從實難決斷。
天庭若是不能派兵,四海龍族無疑是擋不住的,可此時的玉皇帝君,還能顧及水元下界嗎?
看這時辰,如果趕去戒魔關肯定是來不及的了,只能與仙官說:“若木派出使者,要四海獻出兵甲、龍馬、戰車,我上天來,是求助來的,仙官可有法通知玉皇帝君陛下?”
仙官搖頭,他只是個伺候玉帝起居的小仙,天界的一切事情都沒有過問的權利,更不不會知道天界的這些東西平時都是怎麼運作的。
左右看看,這凌霄殿內只有二人,告訴青龍說:“三清大神說三界的這場劫難,是躲不過也避不開的,這凌霄寶殿,恐怕是要易主了。”
凌霄寶殿易主,這樣的話從一個小小的仙官口中說出來,天界的現狀不言自明。
算來玉帝坐鎮凌霄寶殿,掌管三界已有一千兩百年,尚且算是安定,換了一個君主,不知道又有什麼樣的禍端。
只是這些,都不是他能管的,雖有心,卻奈何無力,四海水族將是什麼樣的命運,才是他該關心的。
他也只能關心這麼多,東方神主青龍,在世間凡人的眼中是保佑一方高高在上的神,可在天界諸神眼中,也不過就是東方神殿的一個神仙,有崑崙做後臺他才可以安安穩穩的蜷縮在自己的地盤上於各方相安無事。
在若木眼中,什麼東方神主,恐怕一文不值,與三界眾生靈並無不同,他已經戰敗三清四御,天界再無敵手。
現在,天界已經無力在管他們,四海水族也肯定擋不住若木的大軍,那麼求存求生就是必須的了,而眼前,生存的唯一可能就是按照若木說的去做。
擔心四海龍王惹怒使者,招來禍端,青龍急急忙忙的出了凌霄寶殿,架雲趕回東海龍宮。
見青龍隻身回來,大概就猜到了結果,可還是不敢相信天界真的沒落了,連忙迎上去問道:“天界可是遇到什麼難題了?”
將在天界的所見所謂都一一說了,又問四海龍王:“眼下之計,我等是歸順若木,還是與天界眾仙共同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