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千三百年,邪靈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所以若木回來了,找三清清算當初焚燬他肉體這筆賬。
或許,當初他之所以要敗給三清,是以為三清怎麼說都是天道大仙,是三界中最高的神,能夠看得出他的能力,誰想這三個老傢伙這麼不識抬舉。
所以若木要佔領天道,因為三清大神是三界中最高的神,掌管整個天道,但是他們卻沒有人認出代表正義的若木,也就是說三清大神,這三個併成為三界中正義的執行者消滅了代表正義的若木,所以他們才會自願往生,所以才會有九天諸神必定能夠還於九天的事實。
只是,這些事情,誰都說不清楚,也不敢說,因為在眼前的,是應龍帝君,若木親自給予她三界之主的位置,如果她不願意讓位,九天諸神要想復還恐怕只是痴人說夢。
而三清之所以在往生之前說了那句話,想必是若木告訴了他們什麼。
那麼,三清到底是什麼時候得知若木的真身呢?應該是往生之前的片刻之間,被若木嘲笑的時候才知道的。
才知道原來他們犯下了那麼大的過錯,如果不是若木仁慈,恐怕已經隕落九幽了。
那麼這件事將會如何收場,誰都不知道,就連伏羲大帝都不知道,持有當然也不可能知道,只對她兩說道:“伏羲大帝說‘五行中一切生靈的生死都是有來去的,來處未必好,去處也未必就壞,人死為鬼鬼死為漸漸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歸為塵土,塵土又會養出新的人。而這一切都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五行相合,這種平衡一旦打破,善惡就難以中和,也就是中庸隕落,對映三界之中就成了神魔,神積善道魔走惡途,而這些來自天外的惡靈則是極惡之道,他們的惡念深入骨髓,刻在靈魂之上,所以即便是將它們驅散魂魄挫骨揚灰也沒有用,因為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們只是換了一個形態,只待時機一到就會再次重生,那時候因為積怨成疾,執念更深一重,比當下的惡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句話,崑崙的王爺也曾說過,這個時候蚩尤再次提起,不知道用意何在,囚焰問他:“何意?”
笑笑,頗有深意的看著囚焰:“你真的不知道嗎?若木應該告訴你了的。”
仔細的想想,確實不曾想起主人說過,搖頭回答:“主人不曾說過,請蚩尤大帝明示。”
蚩尤遊戲失望的樣子,告訴她:“三界之中生有五行,乃眾生靈之根本;五行之命脈在於相生相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是五行相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是五行相生,五行既然相生也相剋,那麼就必然存在一定的聯絡,只不過這個聯絡很難找。
伏羲大帝花費了很長時間才找到相生相剋的根源,若木得到伏羲大帝的結果,從相生相剋中找出了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五行具有的屬性,金克木而生水,因為木是生命,而金是毀滅生命的東西,但三界中的一切都不會無緣消失,也不會憑空出現,生命也是一樣,所以金生水,那是因為水是生命的源頭,所以金克木,毀滅生命其實不過是把生命煉化為另一種形態而已。
木克土而生火,土是生命之根,沒有大地眾生靈就沒有依託不能存活,木是生命,生命踏足大地之上是將生命之根踩在腳下,所以它生出火來毀滅自己,使得自己的生命也歸於塵土,有了這個迴圈,大地才能恆久,生命才會生生不息。
土克水而生金,土是生命之根,水是生命之源,但水所衍生的生命卻是踩在土之上存活,所以土不喜歡水,生出金則是為了毀滅生命,可能他不知道金也會生出水來。
水克火而生木,火生土,生的是水的剋星,所以水不喜歡火,要剋制他。
火克金而生土,這些關係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沒什麼特別的東西,只要明白了一個,那麼一通百,萬事皆通,若木也正是發現了五行之間的這種屬性關係,才產生了另一個想法,既然五行不能獨自存在,那麼邪靈之氣肯定也不能,邪靈之氣跟三界中的靈氣是完全對立的兩個面,這不正是應對陰陽的嗎,陰陽相合生出大地,邪靈之氣定然也能相合,只是相合的接駁點是什麼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平衡,只有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兩種靈氣才能相合,可是隻有平衡肯定是不夠的,因為這種辦法先天五道君早就試過。
所以,若木認為這一切的關鍵是生命,初生的生命,但伏羲大帝卻說,這件事,只有若木才能完成,因為就算是初生的生命,在他的前世今生也有著許多東西,是磨滅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