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客廳裡,坐在熟悉的沙發上,看著熟悉的電視機,裡面播放著父親最喜歡看的新聞平臺。
面前是很多年都沒有更換過的茶几,四周老舊的牆面已經泛黃,一些角落處的白膩子甚至已經裂開脫落,掉出了些許缺口,露出了裡面的實牆。
而因為家裡小,但東西又多,每次掉下來的白膩子都會灑在或鞋架上,或桌子上,或地板上。
顧行記得,每次老媽吳瑛打掃時,都會忍不住抱怨一通,順帶著將老爸顧盼輝和自己數落一遍。
如今,再看著家裡的一幕幕,顧行腦海中湧現的,都是與父母相處一起時的種種回憶。
有時候,他也會想,就這樣安分的陪著父母,直到二老百年後再走不行麼?
但可惜,他的理智告訴他,不行。
如今走到這一步,建立了“因果關係網”的他,已經清楚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
左狂當初在金城踏出那一步時,除了因為“時間維”的斷裂外,無法突破第二態外,其心性其實也出現了問題。
總是在幕後教唆他人去嘗試,自身久久不敢嘗試踏出那一步,心氣已失,就算“時間維”沒有斷裂,其最終也無法晉升第二態。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便是如此。
顧行如果此時不趁著心性,身體,意志都處於巔峰的狀態下,去踏出那一步,那麼他也同樣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
世上的事就是這樣。
總要去做出選擇。
而顧行早已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沒想到小楊你居然跟我兒子早就認識了?那可真是太巧了!我跟你說,我這個兒子啊”
在招呼顧行和楊淺憶進屋,得知楊淺憶和顧行早就認識後,吳瑛拉著楊淺憶的手,坐在沙發上開心的聊著家常。
楊淺憶幾個月的有意示好,確實拉近了她和顧行老媽之間的距離。
顧行坐在一旁,收回了自己打量家裡的目光。
顧盼輝坐在旁邊的單人沙發上,目光看著電視,但嘴上卻是時不時的跟顧行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也沒有詢問這一年多顧行做了什麼,而是在說一些顧行老媽生活裡的一些瑣碎事。
末了,還不忘說顧行的老媽很想他之類的話。
男人的情緒表達總是如此含蓄。
顧行也只是聽著,偶爾附和著笑一笑。
在閒聊大約半小時後,老媽吳瑛才恍然想起什麼,連忙起身看向顧行,說道:“小行啊,你們還沒吃飯吧?瞧我這一激動就給忘了!我這就去給你們做法!”
“吳姨,沒事的,讓我來吧!”
楊淺憶起身便走向廚房,欲要搶著做。
但吳瑛連忙阻攔:“這怎麼行,你是客人,怎麼能讓你來做,你快坐好!我來,你吳姨我做飯很快的!”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