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時,已混入項羽帳下的漢軍奸細, 也遣人送來了項羽怒杖項他的密報。
項他好友、離開漢營回去之後, 又使人給劉邦帶去了密信, 進一步約定了項他來降時的暗號和標識。
這期間, 漢軍的間隙也從江南岸為劉邦暗通訊息。
這一切,做得天衣無縫。
更使劉邦對項他的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劉邦的水軍多由北方人組成, 他們不適應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顛簸暈船而發生疾病。
另外, 項羽等雖然確定了火燒戰船的作戰方案,但劉邦的水軍戰船各自獨立,一船著火,他船尚可以迅速離去。
為了為火攻創造更有利的條件,項羽又巧妙地讓江東才子潛至漢營,為劉邦獻上了將戰船拴到一起的連環計。
這樣一來,劉邦的戰船或30只一隊,或50只一組,都用鐵鎖連到了一起, 並在船上鋪了木板,士卒戰馬往來如履平地。
暈船的問題解決了, 不僅士卒為之歡呼雀躍,就是久經戰陣、深明兵法的劉邦,面對穩如泰山的船陣, 也自以為得計。
楚軍和庸齒軍、會城軍、三路聯軍方面已作好大戰前的準備與部署。
是夜將近三更時分,東風漸起,並越來越急。
項羽感覺時候到了, 便命項他將準備好的10只大船,裝滿蘆葦乾柴,澆上魚油,鋪好引火用的硫黃、焰硝等物,然後用青布油單遮蓋好,船頭還釘滿大釘,船上又樹起詐降的聯絡標識青龍牙旗。
每條大船後面各系著行動便捷的小船。
項他還特派小卒持書與劉邦約定當晚來降。
項羽也安排好接應項他的船隻和進攻的後續隊伍。
江北的劉邦,正在大寨中與諸將等待訊息時,項他的密信送到。
信中稱因項羽關防甚嚴,他一時無計脫身。
巧遇鄱陽湖運糧船隊到寨,項羽遂命他巡邏, 這才有了出營的機會。
於是,定於當晚二更來降,插著青龍牙旗的船隊就是來降的糧船。
劉邦見書大喜, 與諸將來到水寨的大船之上, 專等項他的到來。
項他座船的大旗上,寫著項他兩個大字。
他指揮著詐降的船隊,趁著呼呼的東風向北岸疾進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