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檔訪談類節目,《靜距離訪談》的舞臺佈置很簡單,兩個座椅,一張小圓桌,圓桌上的清茶和鮮花。
主持人名叫袁靜,穿著很正式的女士西裝,央媽統一的無劉海披肩短髮,給人一種很知性的感覺。
“雲蕭,你好。”
“主持人你好。”
兩人握手,然後落座,節目正式開始。
“歡迎大家收看《靜距離訪談》,我是主持人袁靜,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樂壇才子雲蕭,大家掌聲歡迎。”
臺下觀眾熱情地鼓掌,雲蕭笑著對大家點了點頭作為回應。
“雲先生據說今年才23歲?”
“對,今年才剛剛畢業。”
“真年輕啊。”袁靜讚歎道:“剛剛畢業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真是了不起。”
雲蕭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回答————這也是提前做好的安排。
在訪談類節目中,別人誇你,你得接著,但又不能炫耀,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微笑。
預設。
“據我所知,這是雲先生第一次參加訪談節目。”袁靜笑道:“讓人更期待了。”
“哈哈,的確是第一次,靜姐要留情啊。”
氣氛上來了,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訪談。
如果是其他電視臺在,這個時候更關心的應該是雲蕭的八卦新聞。
比如說跟曹麗娜兩口子的愛恨情仇、跟蘇梨到底有沒有戀愛、擇偶觀是什麼樣的,或者是講述一下悲慘的童年以及沉重的出道時光。
央媽不玩這個。
所有的話題,都是圍繞著雲蕭的作品。
“我們都知道,雲先生的音樂作品風格多變,悲傷、惆悵、歡喜都能信手拈來,請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袁靜沒有看臺本,在節目開始之前,她就已經把需要提問的東西熟記於心了。
“積累。”
【明明是系統開掛】
雲蕭表示自己沒聽見,很肯定地說道:“我舉個例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又靈光一現的體驗,但絕大多數靈光都被人拋之腦後,事後也回憶不起來了。”
袁靜聽得津津有味:“那你是怎麼做的?”
“我會隨手帶一個本子,有靈感了就會記下來,量變形成質變,慢慢的,懂的東西就多了。”
說到這裡,雲蕭還拽了一句文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