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來看的話,尉遲恭便是最佳人選。讓李世民暗喜不已的是,他還未挽留尉遲恭,他的這個平日裡虎力虎氣的四弟李元霸先是開了這個口,而本就不想在哪個沒有太大發展前途的打鐵鋪做工的尉遲恭,在聽到日後能夠跟著李世民做事,便就覺得他日後定會幹出一番大事業出人頭地的,當下來不及多想就答應了。
距離比試的第二句僅有兩日的準備時間,事不宜遲,待尉遲恭同意留在身邊做事後,李世民便趕緊為製作望遠鏡所需的玻璃張羅起來。在天黑之前,他趕緊吩咐幾個侍衛去長安城中還未打烊的雜貨鋪購買一些製作玻璃所需的原料: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然後又讓他們挑燈夜戰,把這些購買來的各種石子個給磨成粉。當李世民見到石子兒變成了粉末時,已經是翌日的清晨了。
見到原材料已完成,李世民便又馬上派幾個得力的侍衛出宮,去長安城中打聽有沒有燒制瓷器和陶器的坩堝窯。經過多方打探,花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終於打聽到在長安城東門外五裡地的地方,有一個燒制白瓷的坩堝窯。而且,還是一個專供皇宮的官窯。
於是,李世民叫上尉遲恭和幾個侍衛,攜帶著磨成粉的各種石料,馬不停蹄地趕往了那個官窯。待李世民拍馬趕到後,看管官窯的小吏,聽聞前來讓他幫忙燒制物什的人是如今皇帝面前的大紅人——禦書房行走,
而且,還是文武兼備的唐國公家的二公子,當下這個對李世民心生了好長時間仰慕之情的小吏,二話沒說,毫無猶豫地就答應了李世民的這個請求。
雖然尉遲恭只是一個技藝還不錯的打鐵匠,對於燒制琉璃和玻璃,還是一個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起初,聽到李世民是讓他在這個官窯內燒制透明無瑕的琉璃時,便就立馬傻了眼。因為,琉璃識得他,他卻不認得琉璃。對於他這個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的打鐵匠來說,還從未見過琉璃長成什麼樣的。連琉璃根本都一無所知,那更就別說好幾百年後才出現的玻璃了。
不過,在李世民把玻璃的製作流程和工藝,都頗為詳盡地按照他搜尋來的資料,原封不動、一五一十地告知給尉遲恭後,起初對於製作透明無瑕的琉璃也就是玻璃)面露難色的他,此時便就變得信心滿滿起來。
按照李世民告知的方法,用了大抵一個下午的時間,尉遲恭終於製作出了玻璃來。在製作的過程中,按照李世民的吩咐,要做成兩片圓形的一個凹面和一個凸面的玻璃。並且,要在製作而成的凹面和凸面圓形玻璃上,要用打成十字的線條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屢試屢敗的情況下,尉遲恭屢敗屢戰,在用了將近一個晚上的功夫,終於完成了李世民交代的任務。當未閤眼的尉遲恭,把製作好的一個分別凹凸兩面並且打著十字線條的圓形玻璃,擺在難眠的李世民面前時。
當時,激動不已的李世民就握在手裡,愛不釋手的把玩了好一番,才想起睜著一雙熊貓眼的尉遲恭一宿未眠。李世民便就趕緊命侍奉在左右的侍衛,去給尉遲恭備一些可口的飯菜來,讓他吃飽肚子再好好地睡上一覺。
走到院子裡的李世民,把凹凸兩面的玻璃放在一起,朝著遠處看的話,果然是看的極為清晰可見。於是,他便找來了兩個鐵條,做成了一個圓柱狀的鐵架子,綁縛在了搭弓射箭的遠端,並把凸面的玻璃放置在近端,成為了目鏡,再把凹面的玻璃放置在遠端,成為了物鏡。如此一來的話,一個簡陋的望遠鏡便就大功告成了。而且,它還是一個帶有瞄字的望遠鏡了。
把綁縛在弓箭上的望遠鏡放置在手中把玩了一番後的李世民,得意忘形之下,暗自喜道:這要是追溯起望遠鏡的歷史,老子這下可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發明瞭望遠鏡的人了,也要遠遠地大於歐洲人發明望遠鏡的時間,如此算來的話,那老子可就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發明瞭望遠鏡的人了。而現在我穿越而來的人物是李世民,一千多年後,後世的人們在學習歷史教課書時,在學習到唐朝這一個朝代裡,對於李世民的定位可就不僅僅是軍事家、政治家,應該還是一個大發明家。再加上先前在武南莊發明的治療風熱病的藥物,還是一個大醫學家。再加上,前些時日,自己抄襲李白獻給隋煬帝的那三首詩歌,自己還可以稱得上是個大詩人。
想到這裡,李世民便對李白抱歉道:我剛進入皇宮,為了能夠贏得隋煬帝的信任,把李白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寫的三首詩歌給你抄襲了過去,獻給了隋煬帝,讓他以此討得了張麗華張貴妃的歡心。自此,我雖然是成全了這一對狗男女,卻傷害了一位大詩人。若是幾百年後,李白見到了他自己寫的詩歌被我給冒名頂替的話,是不是會因此氣的吐血呢。若真是這樣的話,自己豈不是非常對不起這位詩仙了麼。看來,日後盡量要改掉抄襲後世詩詞歌賦的壞毛病。當然,自己在萬不得已的情況,自己又現編不出來,便就只好是得罪一下他們了。
得罪一下這些後世的詩人、作家、發明家們,對於生逢隋唐亂世需要爭求立錐之地的李世民來說,自然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反正,他在當世拿了後世的人們的東西,他們又不會找上門來,正應了法國路易十六的一句名言: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在生性多疑的隋煬帝面前,混上了一個“禦書房行走”的苦差事,對於隋煬帝自然要是有求必應才對,十萬分之陪著小心。自然是不敢得罪隋煬帝,那邊就只好得罪一下這些後世人了。
再者,若不是在這七日之內,由於李世民需要備戰給宇文成都的三局比試的話,那隋煬帝為了繼續討好張貴妃,指不定會讓他創作更多濃情蜜意的詩詞歌賦呢。這對於一個醫科男來說,自己很難寫出什麼原創的詩詞歌賦來。
而且,即便是寫出來了,平淡無奇的話,自然是提不起胃口很刁的張貴妃的口味,便就只好繼續抄襲古代後世的名家名篇了。在這七日之內,隋煬帝讓李世民好生地準備筆試事宜,不用每日去禦書房辦差了。這對於李世民來說,無異於是身心上的一次解放。想到這裡,李世民看著手中的望遠鏡,長長地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