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唐方> 第六十三章 文武雙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 文武雙全 (2 / 2)

“愛,愛妃,你,你莫怕,朕,朕方才是在情急之下才說出這一番狠話,並沒有責怪愛妃的意思。起因都是朕的不是,若不是朕從你身後矇住了愛妃你的眼睛,愛妃你也不至於會拿手掐了朕一把。都是朕的不好,嚇著愛妃了。”怒氣漸漸消減了幾分的隋煬帝,見到平日裡在他面前一副冷豔高傲的姿勢來對待他的張貴妃,被他嚇給嚇怔住了,趕緊和顏悅色地道。

張貴妃見到方才還沖著他大聲咆哮的隋煬帝,像極了一隻兇猛的獵豹,而此時,一眨眼的功夫,又變成了溫順的小貓咪,這才放心下來,便又恢複了往日得理不饒人的架勢,向隋煬帝討伐道:“皇上,你進入宮內來,也不曉得讓宮女和內侍們通報一聲,就神不知鬼不覺地站在了臣妾的身後,臣妾還以為方才是遭了那個歹人給戲弄了呢,情急之下,才出此下策。若是皇上早早地表明身份的話,臣妾怎麼會下得去手。這根本就不是臣妾的錯,是皇上的錯。”

“對,對,對,愛妃說都對,這一切都是朕的錯,是朕沒事兒自找的,總可以了吧。別在生朕的悶氣了。”隋煬帝見到張貴妃一臉委屈無辜的樣子,便就生了愛憐之情來。當他正準備伸手往自己的衣袖摸索時,才發現衣袖中的那張宣紙不翼而飛了,待他停頓了片刻後,低頭一瞧,只見那張宣紙就鋪展在他面前的腳底下。於是,他趕緊彎下腰去,伸手拾了起來,放在嘴巴之前,吹了吹附著在上面少許的塵土,滿臉微笑地向近在咫尺的張貴妃遞了過去,頗為得意地說道:“愛妃,你看這張宣紙上寫的是什麼?朕以為,你看之後,一定會喜歡的。”

深感好奇的張貴妃,用手接過那張宣紙,雙手捧著,開啟一瞧,只見宣紙之上寫了三首情詩: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其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當即,他便就心生了歡喜之色。

當張貴妃讀到第一首情詩的第一句——“花想衣裳雲想容”時,便就喜上了眉梢,頗有興致地默唸了起來。大抵用了一刻的功夫,她一口氣默唸了三四遍,便就愛不釋手起來。當下,喜上眉梢、到心底的張貴妃暗自思忖道:我以為只有那曹植能夠寫出辭藻華麗、意境優美的詩歌來,就連前朝的謝靈運都難以比肩。沒有想到的是,在當世的隋朝,竟然還有人能夠寫出詩情跟曹植比起來都毫不遜色的詩歌來。更為讓自己嘆為觀止的是,這所寫的字跡也是奇詭險秀,書法用的是頗為精妙。

站在一旁的隋煬帝見到方才還對他冷眼相對的張貴妃,愛不釋手地看了好一番自己遞上的那宣紙上所寫的三首詩歌時,便就喜形於色。他便趁此時機,向張貴妃說,這三首詩歌,是他前幾日為專門為她所寫,在潤色了好幾遍之後,便就讓寫字型絕佳的“禦書房行走”手抄下來的。聽到隋煬帝自誇自雷了一番後,被突如其來的這三顆逃逸炮彈給打的沖昏頭腦的張貴妃,根本就來不及多想,突然覺得平時日只會與她飲酒作樂的隋煬帝,此時此刻,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起來。此時的冷美人張貴妃,如同花痴一般地端詳著隋煬帝。

待還是略感大腿血漬之處有些疼痛的隋煬帝,便坐在對面不遠處的一個椅子上,伸手握著自己的大腿來。此時,已經對隋煬帝心生敬佩之情的張貴妃,一改往日對隋煬帝地冷言冷語,立馬就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娘子。張貴妃趕緊招呼起愣在一旁的兩個大電燈泡——秋菊和冬梅找來藥匣子,她親手為隋煬帝大腿被她掐出了血漬自處敷上藥物,小心翼翼地包紮起來。隋煬帝見到張貴妃此時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切,激動和感動交加在一起,眼泛淚光。

正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對於這個往日如同鐵杵的張貴妃,此時此刻,被隋煬帝給磨成了一根小巧貼心的繡花針。此時此刻,頗感欣慰的隋煬帝,便暗自對給他出這三首情詩的李世民贊不絕口道:李世民啊,李世民,你果然是個不可多得人才。若是李世民早幾年留在自己身邊的話,說不定,張貴妃早就跟自己郎情妾意如膠似漆了。朕方才也不用受這個皮肉之苦了。不敢怎樣,這次,自己總算是俘獲了張貴妃的芳心,這頭等功就記給李世民。

待好了傷疤忘了疼的隋煬帝,跟終於被他俘獲芳心的張貴妃,從半晌午的烈日驕陽,到傍晚時分的日暮西斜,二人在室內,除了在晌午頭上,二人一起用過了一次午膳外,幾乎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張貴妃芳香四溢的榻之上“猜枚”,卿卿我我了一整日。當已經累的是筋疲力盡的隋煬帝,見到窗外已是夜色降臨,便這才想起了被他安排在禦書房挑撥奏摺的李世民來。他也想趁此空當休戰片刻,即便他是老當益壯,一直攻城略地的話,恐怕身子骨也是吃不消的。正所謂男人是牛,女人是地,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在地上的牛。對於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共計三千佳麗的隋煬帝來說,他可不就早早就絲在這一課樹上。

於是,早已經是大汗淋漓的隋煬帝,便藉故說是處理公務,趁機脫身而去。待他回到了禦書房,見到李世民剛好已把早先堆積如山的奏摺,給分門別類地擺放成了四摞,整整齊齊,看了起來就覺得讓人舒服。當隋煬帝對李世民今日所做之事,毫不吝惜地誇贊了一番。並且,他還大喜過望地用了那三首情詩討得了張貴妃芳心的喜訊,說於了始作俑者李世民聽了一番。欣喜不已的隋煬帝,當下便就向李世民允諾,從今日起,他可以自由出入如意公主的寢宮,不必經過他與皇後的批準。還說近期就找一個黃道吉時,為李世民和如意公主操辦婚事。

聽聞此言的李世民自然是暗自狂喜起來,暗自心道:看來,自己選擇護送如意公主返回皇宮,是自己做出的正確決定。這不,自己幫助隋煬帝擒獲了張麗華,而自己也即將把如意公主納為自己的妻室。以後,自己可就是令這全天下的青年們羨慕嫉妒恨的駙馬爺了。而且,這如意公主也是一個美人胚子,自己長的也是俊朗。等到拜堂成親以後,在人前人後,都是令人豔羨的一對郎才女貌的小夫妻。而且,自己日後定會加官進爵,前程似錦,一片光明。

僅此一事,疑心頗重的隋煬帝,卻秉承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對李世民信賴有加,頗為器重。而當初還是隋煬帝面前的大紅人還被封為“天寶大將”的宇文cd,卻是備受冷落。原本隋煬帝有意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如意公主許配給了宇文cd,可待李世民進入皇宮之後,非但沒有因為引誘如意公主擅自離宮而受到任何的懲罰,反而是受到了隋煬帝極其的器重,一時之間,在滿朝的文武百官面前,四品官職的“禦書房行走”李世民,風光一時無二。這卻讓嫉妒心頗強的宇文cd,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不,應該是恨在骨頭裡才對。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昇天。用詞不當,應該是,一個人好,不如哥倆好。跟隨李世民前來都城長安的四弟李元霸,擁有一身的好武藝。在李世民的大力推薦下,隋煬帝聽聞李元霸的武藝高強,便就讓他跟宇文cd大頭一番。幾十個回合下來,二人沈使盡渾身會的解數卻打了一個平手。於是,這讓隋煬帝大喜過望起來,暗自欣喜若狂地揶揄起李淵來:李淵啊,李淵,你真是我的好表兄,你的這兩個兒子不好好地待在你的身邊,反而跑到朕這裡來了。朕見他們個個都是人才吶,你的二兒子李世民,文比曹子建,是一個能文的才幹;你的四兒子李元霸,武比關於長,是一個能武的將才。他們一個能文一個能武,二人齊心協力便就是文武雙全。我這個做表弟的,改日要感謝一番吶。

當下,隋煬帝便封賞李元霸驍騎校尉,統領內宮的羽林侍衛。這下子,原本統領整個皇宮羽林侍衛的宇文cd,就此便在隋煬帝面前失了勢。不僅如意公主被突然殺出來的李世民給搶了過去,就連統領內宮羽林侍衛這個令人豔羨的肥差事,又被跟他打了個平手的李元霸給奪了去。這接踵而來的雙重打擊,對於宇文cd來說,簡直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吶。當對於李世民和李元霸來說,他們哥倆卻從離開自己的父親李淵身邊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就從官宦之家的公子哥,立馬就晉升為有官職官銜的“官二代”了。而且,一時之間,他們都成了隋煬帝跟前的紅人。

有句老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雖然隋煬帝楊廣跟唐國公李淵之間心有芥蒂。但是,自打隋煬帝登基稱帝後,每次派遣李淵去四處鎮壓叛亂,每次俱都是旗開得勝,為他穩定住了這個大好的江山。每每念及至此,隋煬帝還是打心底裡把李淵這個表哥視為自己人的。自然,對於李淵的這兩個一人能文一個能武的兒子,隋煬帝自然是要比宇文cd高看一眼的。再怎麼說,宇文化及和宇文cd父子都是秦朝皇族的後裔,即便是後來在他爭奪太子之位以及順利登基稱帝,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他的眼裡,卻是一直被視作“外人”的。在隋煬帝看來,既然“自己人”前來輔佐於他,為何還要繼續來依附於“外人”呢?不言自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