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利用《十問》控制輿論的想法落實後,李梔也放心地回到了學宮。
他沒有意識到,同學們看他的眼神有了一些變化。
“李梔,你終於回來了,你怎麼得罪了我姐姐?”劉繼豐在傳送法陣等待多時,一看李梔出現,馬上一把抓住了他。
李梔不解其意。“你姐?我都不認識她,我什麼時候招惹她了?”
“那蠢妞跑到父皇那去哭訴,說你輕薄她!”劉繼豐顯然一點都不尊敬自己的二姐。
李梔被逗笑了。“靈幻公主?我輕薄她?”
“父皇自然不信,還訓斥了她。但是流言蜚語傳播很快,現在學宮都知道你輕薄公主了。”劉繼豐看上去替李梔著急,但他實在忍不住嘴角的笑意。
李梔揉揉自己的鼻樑,十分疲倦地說。“太子殿下,這訊息傳播這麼快,你就不幫我澄清?”
“沒有,不過我保證我也沒有推波助瀾。”劉繼豐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難得能夠看李梔難堪,他為什麼要去幫他?
“損友!”李梔若無其事,往離齋走去。
“你不想解釋?”劉繼豐追在李梔身後,納悶不已。
李梔無所謂地說。“不在乎,沒必要。”
學宮修煉的日子一如既往,隨著《十問》出刊,支援李梔的聲音不少,質疑他的聲音也沒有消失。
兩種觀點相互碰撞,令李梔身上的爭議變得更加複雜。
人們不難注意到,太子劉繼豐和國士淤握奇的身邊總有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子。
人們不難注意到,屠惡蛟、戰血聖教、保衛夫子林、五大學宮會戰、血戰長白山等一系列事情之中,都有他的身影。
學宮學生們開始研究這個小團體,太子劉繼豐、國士淤握奇、楊家楊銘、胡家鋪子胡云、夫子世家劉伴溪、丹東港口唐家唐笑、東海仙子之女張孤桐……
李梔呢?北冥五女山李家村人……
反差越大,越引人好奇。
“現在你還能藏多久?”劉伴溪一臉壞笑地看著鎮定自若的李梔。
他們此時正在枕溪樓參閱,李梔扔過去一本書。那是一本講述人生哲理,教人如何修身養性的書,書名為《菜根譚》。
“看看這一頁。”李梔笑著指出。
劉伴溪翻動書頁,看到那書上寫著“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這樣一段話。
“書裡的處世哲學,也要結合實際。再說你這狡猾的兔子豈止藏身三窟?藏的久了也該脫穎而出了吧?”劉伴溪勸告他。
李梔靠在枕溪樓圍欄,有些迷茫。“藏的久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該什麼時候一展鋒芒。”
旁邊的淤握奇和唐笑走過來,淤握奇笑著說。“這還不簡單!明年的計都神歷萬年大典,鴻蒙大千的焦點所在,你不如趁此機會一舉奪魁,豈不美哉?”
“是個好想法,不過你覺得我能打過章執蟲、葉塵還是雲明?”李梔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