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這麼說,曲沁終於憶起來了,心裡不禁好笑。
季氏總是這樣,只要有點什麼事情,無論大事小事,就喜歡去燒香拜佛,求佛祖保佑,自己拜不算,還要拉上小女兒。而曲瀲性子有些清冷,但對季氏十分孝順聽話,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所見之人,無不誇她孝順乖巧。
不過在曲沁看來,曲瀲這不是孝順,而是縱容著季氏。
雖說兒女縱容母親有些奇怪,不過他們姐弟三人因為父親早逝,嘗過人情冷暖,都是早熟懂事的性子,季氏又是那種天真爛漫之人,曲瀲是季氏的親生女兒,這女兒縱容親娘也沒什麼。
等曲瀲坐到案桌前焚香淨手、開始抄經書時,曲沁也坐在一旁,邊喝茶邊看著低眉斂目地抄經書的妹妹,心絃又有些恍惚。
看起來這麼柔弱的妹妹,後來卻為了她殺人。
她一直以為,她是姐姐,要照顧妹妹才對,特別是這樣美麗嬌弱、如溫室的花般易折的妹妹,從小到大她也做得很好。可誰知,最後卻是妹妹振作起來照顧她,為她打氣,讓她努力活下去。
所以,這輩子輪到她照顧妹妹了,妹妹只要安安穩穩地出閣嫁給紀凜便好,縱使她們沒有父親庇護,旁人休想如上輩子般欺辱她們。
翌日,曲瀲陪著季氏去濟明寺上香。
曲沁很是擔心地看著母女倆如花般的美貌,讓丫鬟準備好兩頂皂紗帷帽,叮囑道:“寺裡人多,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可在人前將帽子拿下來。”
曲瀲朝她抿嘴微笑,說道:“姐姐放心,我省得的,而且還有家丁護衛跟著,不會有事的。”
可是曲沁還是不放心,有些憂心地看著她們。
曲瀲忍不住心下琢磨起來,總覺得這個重生的姐姐比過去更愛操心了,莫不是上輩子自己和母親因為容貌帶來過麻煩?所以她才會這般擔心?
在曲沁的不放心中,曲瀲扶著母親上了馬車。
濟明寺是常州府香火最為鼎勝的廟宇,位於常州府城西的一座小青山山頂上,從山底往上望去,廟宇掩映在一片綠色中,只稍稍露出些屋簷形狀,彷彿遠離塵囂,獨立方外。也是如此,方才讓婦人們更喜歡來濟明寺上香禮佛。
到了濟明寺山腳下,便改由軟轎上山,不過也有些虔誠的婦人是徒步走上去的,意喻為心誠。
季氏是個狂熱信徒,覺得走上去更虔誠,所以每回來濟明寺上香,都棄轎不用,徒步走上去。曲瀲覺得,她和她家娘親長得如此柔弱,但是身體卻倍兒棒,也和這種體力活有關。
她自小便習慣了陪母親爬濟明寺的山。
今兒來濟明寺上香的香客很多,也有很多人和她們一樣,徒步走上去的。年輕的婦人或未出閣的女子大多戴著和她們一樣的帷帽,只是用料不同,有些用皂紗,有些用紗羅,下面綴著小巧的珍珠寶石等。當然,也有一些自持容貌或者是年紀大些的婦人或者是小姑娘並沒有戴帷帽,三月和煦的陽光灑落在那些小姑娘稚嫩的臉上,充滿了朝氣。
曲瀲扶著季氏,在丫鬟僕婦的簇擁中,開始徒步走上山。
濟明寺香火鼎勝,香客如雲,曲瀲扶著母親上山時,能看到周圍上山下山時經過的人,甚至有很多遊客成群結伴而來。其中,還見有一群錦衣公子說說笑笑地往濟明寺的後山而去。
濟明寺的後山自成一景,春夏秋冬四時之景各不相同,吸引了很多文人雅士前去賞景,使之成為一處風景勝地。
花了約模三刻鐘,終於走到了山頂。
走到山頂後,母女倆都有些喘,汗微微濕了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