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年紀輕輕,而且以你的武功修為,將來定會有一番作為,又何故這般急於求死呢?不如我們先來仔細聊聊好了。請問姑娘是否認得季月盈?你與她到底是什麼關系?”宋炳易說話間面色忽而一沉,變了一副嘴臉,眼神裡騰出一股無名的殺氣。
“季師叔?我從未見過。不過知道必然是知道的,別忘了,她可是從我們蒼狼山走出去的。我師祖就兩個入室弟子,一個是我師傅,一個便是季師叔,想必這些事情你宋大俠應當比我清楚才是。”絲竹倒是一點都不怯於眼前這兇神惡煞的宋炳易。在江湖上混,她每一日都是抱著出來了就回不去的心態,想來從六歲以來,她覺得往後多活的這每一日,都已經算是賺來的了。
“沒見過她?那你鞭子上的紅瓔珞又是從何而來?”
“終於問道重點了啊。只是這個嘛,我們天門一模一樣的共有四個,當年師叔帶走一個,現在師傅有一個,師姐一個,我一個。怎麼?堂堂宋大俠,何故會對女孩子的飾物這麼感興趣呢?”
“信口雌黃!這紅瓔珞乃是何等貴重的東西,相傳當年樓蘭國進貢的時候可就只此一條,怎麼可能人人都有?再說了,白英若有的話,我怎麼從未見過?”
“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張揚,會把它坦蕩蕩的掛在鞭子上,更何況我師傅一向為人低調,縱使有,她也未必會拿給你看。再說了,你都說是相傳了,那麼當年樓蘭國進貢的時候,你未見過,我未見過,究竟當時是有幾條,又有誰能夠說的清楚呢?”看著宋炳易像狐貍一樣狡黠的眼神,絲竹又補了一句“隨你愛信不信。”
“既是如此,聽姑娘的口氣,我想你此番前來,定然是不會將東西的下落告知於我了?”宋炳易言語間帶有兩分試探。
“十分可惜!我是真不知道那東西在哪兒。不過有一點你倒是說對了,即便我知道,也是決計不會告訴你的。你便這麼眼巴巴的盼著吧,都等了二十年了,想來再多二十年也是無妨。今日我縱是一死,想到你好不容易得來線索卻就此斷了,於你而言的那種煎熬,想想都會覺得十分痛快呢。”
“好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丫頭,你以為就憑你,能威脅的了我嗎?我還真想看看,像你這樣的丫頭骨頭到底能有多硬。”宋炳易即刻一副惱羞成怒的樣子,因為絲竹一句話確是戳中了他的痛點。
“既然來了,我自是沒想過要活著回去。只是你也休想從我這裡得到你想知道的訊息。再說了,今日到底誰會死在這裡,那可真是不一定呢。”
“你說你此行的目的是要殺我,不過我倒覺得你是跑來送死罷了,不過,讓我想不明白的是,我與姑娘並無仇怨,你又何須多此一舉呢?”
“像你這樣的狗賊,天門弟子人人得而誅之!”絲竹說著話,劍已出鞘。
屋外夜色姣好、月白風清,屋內殺機四伏、暗流湧動。絲竹劍劍鋒利靈動,宋炳易則是威鎮寰宇、深不可測,縱然身負重傷卻依舊不落下風。他出手招招狠辣,似乎是想速戰速決,卻不料絲竹也並非他以為的那麼好對付,於是兩人在寺院狹小的廂房裡直打的難解難分。
糾糾纏纏十幾個回合之後,宋炳易右掌拍出,一股強大的內力直沖絲竹而去,絲竹背身逆著柱子如履平地的退步登了上去,右腿盤在柱子的頂端做了一個倒掛金鐘的姿勢,同時見她奮力揮劍劈出,兩股氣力在空中相撞,砰地一聲炸開後,周圍的花盆桌椅應聲倒地。這一動靜驚到了聽覺敏銳的段謹之,他聞聲後率一行人即刻往後院趕來。
“老狐貍!我天門的《羽化心經》果然厲害,虧得你當時只偷到了一半兒。”話畢絲竹飛身一躍便出了視窗。
“你個黃毛丫頭,事到如今還程嘴上功夫。”宋炳易自是被絲竹的話氣的不輕,哪裡還肯罷手,跟著也是一個飛身,方要跟上屋頂,卻眼見段謹之和宋安然一行已經到了大門口。於是他竟順勢捂著胸口做出一副十分吃痛的神情。
絲竹專注於和這老狐貍的纏鬥,哪裡還敢分心打探周圍的境況,見他這幅樣子,只以為是剛才那一拼內力讓他的傷勢加重了,於是便毫不猶疑的率先從屋頂俯沖下去,一劍直刺宋炳易胸膛,卻忽然聞得遠處宋安然大喊一聲“爹!”,同時她手中的劍已經被段謹之的長幹劍截住,情況皆在兩人預料之外,突兀而來的這一劍兩人各自用了七八成的力道,於是一劍之後二人只覺得手臂微微發麻,絲竹先是一驚,不想段謹之竟會出現在這裡,不過只是一個短暫的失神,絲竹順勢於空中一個翻轉落定在了距離段謹之五步開外的地方,轉瞬便見她的眼睛裡恢複了一如既往的波瀾不驚。只是這一刻,絲竹眼前的段謹之卻一柄青銅劍柄精鋼所鑄雪白劍刃的長劍握於手中,黃銅提圖的劍鞘就掛在他腰間,如同鑲嵌在劍鞘口徑上的那兩粒藍寶石一樣,他的一雙眸子裡竟然閃著寒意十足的光芒,顧絲竹無意識的扯動嘴角自嘲一笑,長幹劍,段家世傳的名劍,她早就想過,有朝一日或許會與這寶劍的主人決一場輸贏,但她一直以為那個人會是段天來,而不是段謹之。
“顧絲竹,你為何要刺殺我爹?”想到那日在向陽居裡段謹之還出手救過她,若說中秋宴比武乃是情非得已,那麼此刻,宋安然實在不解顧絲竹有何原由要這麼做。
“哼!我殺他自然有要殺的理由,若我說你爹是個背信忘義、奸詐陰險、卑鄙無恥的下作小人,所以我要殺他,你信麼?”絲竹冷冷的說。
“你住口!”段謹之和宋安然幾乎同時脫口而出。
“哈哈哈哈!”絲竹突然放聲一笑道“宋炳易,瞧瞧,你這個偽君子還真是得人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