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給邢老闆的那些錢,汪總也清楚,一時半會兒也是要不回來了,想起當初跟邢老闆合作的時候,對方確實也幫他不少。
這麼一想,心裡也就平衡許多,從此,安安分分地繼續做生意。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反過來也可以說成,有失必有得,短短兩年時間,汪總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接了好幾筆大訂單,自己還開辦了服裝廠,總之是生意不斷。
汪總說,那幾年真的是很順利,做什麼都順心如意,他賺到了很多錢,也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受到了人骨念珠的保佑。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候會夢到一位身穿白衣白褲的人出現在夢裡,那人總是站在一處非常高的地方,背對著汪總。
因為不是什麼恐怖的噩夢,汪總也沒有上心過。
很快的,汪總成為了知名民營企業家,有錢了,身份變了,接觸的人和事也發生了改變。
他結交了不少文化圈兒裡的朋友,與朋友聊天中,有行家看出汪總的念珠不凡,汪總也沒有多麼當真,不過他自己的確覺得這串念珠給他轉變了財運。
一次酒桌上,有朋友談到了投資,人對於金錢是沒有滿足感的,人之常情,錢富裕一些了,就想拿出來做一些投資。
有一位文化圈的朋友說,目前最好最容易最一本萬利的投資,莫過於投資藝術品。
提到藝術品投資,汪總可算是一無所知,不過那位朋友預測的真沒錯,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藝術品市場真的是非常好做,可謂是買到什麼一轉手就可以賺到錢,買什麼賺什麼。
雖說汪總不瞭解藝術圈裡的潛規則,但是看著身邊的朋友到內地買來一些老舊的字畫,然後到香江一拍賣,價錢翻了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這利潤實在太大。
加之在酒桌上聽到朋友一通吹噓,汪總怎麼能不心動呢?
有時候汪總也想從內地花上一兩萬淘到一幅畫,一轉手就是幾十上百萬,這麼大的利潤,得賣多少件服裝才能賺到那麼多錢啊!
這麼想著,汪總就有了投資藝術品的想法了。
說也湊巧,就在一年前,汪總來北方談生意,意外的認識了一個搞字畫的朋友,汪總很感興趣,向那個人打聽如何能買到有潛力的字畫真跡。
就算是外行人,也知道書畫市場的贗品實在太多,既然是投資當然就是為了賺錢,汪總肯定是不想買到假貨的。
搞字畫的朋友告訴汪總,汪總這種投資意向已經過時了,也就是說,起步太晚了。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看見股票風漲了你才知道買了,黃花菜都涼了。
這年頭兒有錢的人那麼多,看到哪裡有機會一窩蜂就飛過去,老字畫其實也就那麼幾張,資源有限,除了源源不斷的贗品,真跡到哪裡去找啊!
汪總一聽此人說得也在理,本想放棄這個投資計劃,但是聽那人又說,雖然古畫的資源少了,不過還是可以投資一些年輕的有潛力的畫家的字畫。
年輕畫家的東西目前市場還不是很熱,正好是投資的最佳時機,因為古人的東西畢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可是市場有需求,需求還那麼大,老畫玩兒不起了,就只能玩兒新畫了。
汪總是有一定經濟頭腦的商人,他聽罷非常感興趣,覺得這是個冷門兒,他想入手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反正投不了多少錢,就算賠了能賠到哪裡去。
可惜汪總完全不懂藝術,於是他就希望藉助那位行家朋友,讓他幫忙介紹一些年輕的有實力的藝術家,然後收購一些有潛力有實力有賣相的作品,等待源源不斷的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