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庵,石庵又是誰?
石庵,顯然不是人的全名,而是這個書法家的“別號”。
“庵”的意思是小茅草屋,比如尼姑庵等等。
因此,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好像是一個出家人。
作者是誰暫且不提,具體說到書法本身。
筆力的確遒勁有力度,看得出來,此人肯定有幾十年的書法功底,才能寫得出來這樣的作品來。
我對那假冒的哥窯筆洗沒什麼興趣,但是對這一副對聯,卻非常的感興趣。
古董這一行,玩兒的是文化,是修養,鑑別古董中字畫一類,靠的更是學問和眼力。
所謂名人字畫,必須要看是否是名人的手筆,如果這副對聯落款大千居士或者白石山人,肯定就價值連城了。
如果真是這麼直接,估計也不會落到這對母子的手裡。
“石庵”這個名字,聽起來,的確像是寺廟裡的某位大方丈的名號,如果真是出家的僧人寫的,即便書法寫的再好,一般人也不會去買。
因為沒有名氣,沒名氣,也就沒有收藏價值。
但是,我知道,這個石庵,可不是什麼得道的高僧,也不是什麼出家的尼姑。
石庵其實是一個人的別號,這個人的大名叫做劉墉。
劉墉是誰,估計很多人不認識,但是一提起劉鑼鍋,就沒有人不知道了吧?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估計沒人沒看過吧?
沒錯,劉墉就是劉羅鍋,劉墉是名字,他的別號就是石庵,劉羅鍋只是是一個綽號。
如果這副對聯不假,那麼這幅字,可就是清朝大宰相大學士劉墉的手筆。
我的心跳已經加速了,但是必須冷靜再冷靜,能把這幅對聯以便宜的價格得到手,那才是硬道理。
那村婦和她兒子還在緊緊地盯著我,如果他們觀察的夠仔細,會發現我的下巴在微微顫抖,那是因為,他在用力咬著後槽牙,讓自己冷靜下來。
風清陽站在我身後也看了半天,完全看不出這對聯哪裡好來,他開始催促我說:“沒勁沒勁,白紙黑字,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我畫的符籙好看了,小馬哥,咱還是走吧!”
我一聲不吭,看完了對聯,兩隻手輕輕地一鬆,那幅對聯便自己捲了起來,仍然躺在那張空著的床鋪上。
村婦依舊緊緊盯著我,說:“這幅對聯,百分之百的舊東西,我們老家有一座大寺廟,據說這幅字就是一個得道高僧親手寫的,聽說那高僧還做過少林寺的方丈,在我們那裡有名得很……”
聽這村婦這麼一說,我心裡就樂了,顯然,這村婦是不知道這對聯的價值,居然把宰相劉羅鍋發配到了少林寺去做方丈了。
所以說,沒文化,有時候真的很可怕!
我想來一個迂迴戰略,並沒有直接問那幅對聯,卻拿起那隻哥窯筆洗,用指甲敲了敲,問:“這個筆洗,你開個價吧!”
風清陽連忙在我身後直咳嗽,那意思是,這筆洗是假貨,不值得買。
我好像沒有聽到風清陽的咳嗽聲,又問那對母子說:“說話呀?”
母子對視了一眼,然後,村婦伸出一隻手掌,說:“兩萬。”
說完,就兩眼直瞪瞪地望著我,主要是盯著我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