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眾人低頭竊竊私語。
花蒨坐在高抬的椅子上,也不說話,錢公公就站在她的身後。
許是花蒨的安靜,令朝臣意識到了什麼,很快,整個議政殿內鴉雀無聲。
見此,錢公公方才說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謝淳最先忍不住,站出來問道:“平時都是太后娘娘主持朝政,今日為何換成了太子妃?”
其他官員見此,紛紛附和,安靜的朝堂又熱鬧了起來。
“謝大人很是關心太后呢,只是,她老人家年紀大了,昨晚感染了風寒,病倒了,所以只能由本太妃來主持朝政了。”花蒨說的輕描淡寫。
然而,在場之人都是官場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了,可不是三歲小孩,哪裡會相信花蒨的說辭。
果然,柳國公一聽太后病了,便問:“不知哪位御醫為太后娘娘看的診,太子妃可否告知?”
“柳國公這番詢問,是不是逾距了?”花蒨挑眉,皮笑肉不笑的盯著柳國公。
對上花蒨冷然的目光,柳國公微微一怔,總覺得今日的花蒨和往日有些不同。
自然是不同的,三個孩子都不見了,她內心除了擔憂,還憋了一股爆操的怒火。
若是有人不知好歹繼續惹怒她,怕是沒什麼好下場。
“除了老臣之外,相信議政殿內還有許多人都想知道太后的病況。”柳國公義正言辭道。
“是嘛。”花蒨笑著,眼中卻沒有一絲溫度的掃視議政殿內殿的眾臣。
姜太后一派的人紛紛附和柳國公之言,而且,人數佔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見姜太后的黨羽之多。
見此,花蒨有點佩服姜太后了。
不過短短的半個多月,她就收買了如此多的朝廷重臣。
只是,不知是她手段了得,還是說這些大臣們是牆頭草,風一吹就倒。
“諸位大人如此關心太后她老人家的鳳體,下朝後本太子妃會去永壽宮轉告的。”花蒨把玩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
“那就多謝太子妃了。”柳國公看似恭敬,神態卻十分倨傲。
花蒨對此沒放在心上,看向謝淳,“聽說太后娘娘將買糧一事交給了謝大人,不知糧食可是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