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銀行能夠答應我一個條件,我就接受銀行購入我手中的股份。”陳曌說道。
一般來說入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收購股份,還有一種則是注資。
而大山啤酒如今並不需要大規模的注資,如果是注資的話,對陳曌沒什麼好處,反而稀釋了自己手上的股份。
而如果是收購股份,那就是真金白銀的買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從長遠來說,就相當於分薄了陳曌的收益,把一部分錢讓給銀行了。
可是陳曌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大筆的純收益。
“什麼條件?”
“首先,如果銀行要出手股份,那麼在市場估值的價格,優先賣給我,同時銀行不能干預大山啤酒的生產以及經營。”
“那麼就只有分紅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分紅?”安德魯斯問道。
“明年就有分紅,大山啤酒畢竟不是上市公司。”
“那麼你最多能夠轉讓多少股份?”
“最多20%。”
“不能更多嗎?”安德魯斯問道。
“不能,我已經給了公司高層20%了,我不能再分出我的股份。”
“我會把陳先生的想法彙報給上面。”
“那好,我會等你們的好訊息。”陳曌結束通話安德魯斯的電話後,這時候也顧不上和法麗溫存,又拿起電話,撥通了丹佛的電話:“丹佛在未來三十天的時間裡,你儘可能的提高啤酒廠的生產,銷量最好也儘量高,銀行打算溢價200%購買我手中的股份。”
“我明白了,陳先生。”丹佛心中一動:“陳先生,我希望能夠儘快的買進5%。”
“當然,我們是自家人。”
丹佛如果繼續拖下去,那麼他個人要出的價格肯定也不低。
就連銀行都願意溢價200%,那就說明銀行對大山啤酒的潛力非常看好。
隨著大山啤酒的銷量節節攀升,估值也會水漲船高,到時候他要購入股份的價格也會越來越高。
如果可以,他也想要像銀行那樣,直接購入20%。
不過他畢竟沒有那麼多的現金,而且他也沒那個魄力,先拿5%墊墊底。
5%的股份拿在手中,虧了也虧不了多少,在他可以承受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