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氏得了量天尺之後,便下令讓工匠仿造,廣泛的傳入到人族各地。
同時,軒轅氏丈量土地,實行田畝制,以防止爭端。
自此,人族做任何事便有了度量可依,心中也多了一把刻度尺。
軒轅時代,迎來了徹底的大治。
軒轅氏巡遊天下重新回到都城,想著自己為人族做的事情,大致都已做完,便又向廣成子請教學習修道養生之法。
數年後,軒轅出關,寫下了《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所涉及方面極其多,它不只是一部醫書,它是包括“醫世、醫人、醫國、醫社會”,所有的醫的書。
如此又過了十年,人族再次進入到高度繁榮時期,興盛無比,貨物流通繁榮。
各都城,人來人往,叫賣之聲,此起彼伏。
軒轅氏的威望也越來越高,隱約間有了超越天皇伏羲與地皇神農的勢頭。
軒轅居於都城,心神有感,自己在位功德已然圓滿,證道在即。
隨後,軒轅氏便效仿伏羲和神農共主,走訪人族,希望能夠覓的一位大賢,自己好將位置傳與他。
但軒轅走訪兩年,途徑了無數的人族部落,卻始終不見人族之中有大賢者誕生。
證道之日,越發接近,軒轅氏無奈之下,便只能將共主之位於顓頊,顓頊便是人族五帝中的第一位。
顓頊為軒轅之孫,昌意之子。
軒轅次子為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以繼承帝位,被降職到若水。昌意被封到若水後,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為妻,昌僕又名女樞,一晚看到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的異象,並因此心有所感而懷了身孕,後來便生下了顓頊。
顓頊封地高陽,故又稱為高陽氏。
人族之中,屬實無大賢……顓頊自幼聰慧,算是勉強夠格。
泰山,高臺築起,軒轅氏禪位,顓頊封禪大典即將開始。
高臺之下,廣成子等十二金仙已至,燃燈也站在一旁,心裡火熱的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