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寺廟內商討之際,絕對沒有想過結局會如此美妙。
本來只是沒抱希望的試一試,出來最好,千萬年未有,正好弘揚佛法,彰顯威能,不出來也拉倒,實屬平常,嚴格論起來梁渠不是佛門正統,雖人人可成佛,但佛經沒念過多少也有點誇張。
誰料居然是請出來大日如來的一隻手!
此等結果,甚至比全部請出更好!
世俗些說,既展示了佛祖之威,禁一切儀軌,煌煌赫赫,又展示了佛祖之尊,縱使興義伯亦難請動全架!
露一分,藏三分。
佛門興盛,與有榮焉,路上信徒亦多崇敬三分。
當天夜裡。
不知有多少大和尚作彌勒狀,腦子裡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天底下居然有這種兩全其美的好事?」
活佛在世!
浮空階上。
人潮黑芝麻一樣不斷從伏龍寺向懸空寺湧來,嘈雜喧囂。
梁渠一行人被安排到了朝廷一方內。
合乎情理。
梁渠乃大順興義伯,從四品的實權官,楊東雄亦資格更老,實力強勁比使團內的不少人都要厲害。
「漂亮啊,這意境,感覺我都快頓悟了。」徐子帥屁股沾上蒲團,像個不倒翁,東張西望。
整個浮島不似天然形成,表面絕對讓人切削過,平整非常。
地面上更有全色林四行婉地折泛湧微光俯仰之間,天寬地廣,視野無所阻、無所礙,白雲悠悠,藍天蔚然,
「懸空寺菩提島曠然神怡,自是極好看的,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於菩提樹下題詩作詞。」
一位中年人身披青色衣袍,腰佩軟玉,蓄小山羊鬍,在僧侶的帶領下趨步而至,先向梁渠行上一禮。
「大同知府卡攸寧,見過興義伯。」
「卞知府客氣。」
梁渠起身回禮,對方來時,其官服樣式便證明身份。
既為朝廷做事,自己人。
一二寒暄。
卡攸寧落坐在眾人旁邊,隱隱有幾分陪同姿態。
雖為知府,品級比梁渠更高,可權力不會憑空多出來,地方主導者只能有一位,真統所在,知府存在感往往不高,主起監督。
尋常人判斷朝廷態度,基本便看知府和地方真統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