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
稻田裡的禾苗青翠碧綠,無風的日子水面澈如銀鏡,偶爾清風,銀鏡閃動微光,白鷺成排站立田埂旁,邁動修長足,踏入淤泥覓食。
“爺爺走快點走快點,晚了就看不到了!”
“莫急莫急,差半個時辰呢。”
白鷺低飛。
田埂上,小男孩和小女孩各拉老人一隻手,小牛犢似的埋頭往前衝。
鬼母教血祭之事過去快兩月,流寇大頭亦讓清掃乾淨,前些日子朝廷免稅政令釋出出來,日子不知不覺好似又回到了從前。
坐了一晚上的板車,從東濠縣匆匆趕來錫閤府城,半夜到親戚家對付一宿,終究不及小孩子有活力,炎熱下難免喘息。
老人環顧四周,發現路上有許多人同他們爺孫一樣神色匆匆地往城北去。
“比過節熱鬧哩。”
……
城北臨江演武場。
三十乘三十丈,長寬均百米,面積足十五畝的校場高出平地三尺,寬闊非常。
環繞校場東方有三丈三排高臺,座位數十,高臺外有力士,再之外圈方是圍觀百姓,烏烏泱泱地圍繞十數個免費發綠豆湯的攤子。
除開陸地,江上更有高樓畫舫排布,有錢無權者上不了高臺,卻可於此地居高臨下,占上一個觀賞佳位。
“哈,再來一碗!”
老頭端持木碗吆喝,神清氣爽。
天氣炎熱,趕路半天,再沒有什麼比一碗甜絲絲綠豆湯更讓人舒服的。
“來了,老人家到底年紀大了,莫要吃冰吃壞了肚子。”年輕人一邊往陶罐裡撈,一邊告誡。
“呦,衛麟!”高臺上,徐嶽龍招呼過知府,坐於上首,“今不去追鬼母教,跑回來看熱鬧?”
“你怎麼不同流寇繼續過家家?”衛麟反諷。
“為官者為民啊,流寇小貓三兩隻,衛大人打不上眼,留一堆爛攤子,非去水裡湊熱鬧,有何辦法?”
錫閤府內官員見怪不怪,眼觀鼻觀心,習慣了二人的相處。
與之相比,確實徐嶽龍留在府城內更好溝通,衛麟可是為了抓鬼母教徒,殺山鬼,放火燒城鎮,不顧旁人死活的主,為官風格看得人心驚肉跳。
正副提領日常譏諷。
高臺上,看客漸齊。
頭一排平陽兩位提領,錫合知府,三家老祖,共六個座位,本該有楊東雄一席,無奈楊東雄要守堤壩,分身乏術,且他對自己親傳弟子的比武興趣也不大。
第二排各家家主,府衙內高官,一十八個座位。
第三排各家精英骨幹,各衙門骨幹官員,三十六個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