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略略……”
小蜃龍蹲在龍娥英的肩膀上,衝池塘裡的肥鯰魚大吐口水。
肥鯰魚水池裡團團轉,含了一大口水,卻又擔心吐不準。
光影漸移。
簡單交流心得,梁渠提議:“娥英你既為突破,今晚便回族地閉關吧,安全也合適。”
“好!”
事關重大,沒有推脫必要。
龍人族雖說如今只剩三位宗師,但以往只多不少,晉升宗師的經驗厚到能出書,比在家裡妥當得多,出了什麼意外也更容易有辦法。
龍娥英收斂思緒,離開池塘先作準備。
蜻蜓點水,盪出漣漪,幽幽暗香浮動,梁渠立於池塘中央,凝望窈窕背影,生出幾分愜意與滿足。
老和尚。
時蟲。
龍娥英。
三個果子全種下,只待豐收,梁渠覺得自己像一個辛勤勞作的老農。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傍晚時分。
大家相聚最後一頓豐盛晚餐,為接下來可能長達一個月的別離踐行。
飯桌上仍不見老和尚的身影,張大娘平日有備飯菜,專門放到房門口,但往往兩三天方會有一頓享用。
梁渠端起一盤鱔絲,撥出小半到碗中:“舅爺,您境界高,平日交流的多,知不知曉大師啥時候能出關?”
“不知。”蘇龜山接過盤子,再撥下另一小半,“你慢慢等吧,元極武聖入荒山創枯榮法,三十六年方證道成功,白馬武聖一十八年勘破境界,這還是成功的,沒成功的數不勝數,費個幾年功夫很正常。”
這……
梁渠倒有耳聞。
枯榮,剛出關便讓龍象武聖逮個正著,斬作兩半,血撒荒山。
“大師要那麼久?”
“倒不必過分擔憂,龍象武聖打一場,三天便證道,人與人間大不相同,老和尚得有助力,天資也比枯榮高得多,肯定不用好幾年,但今年內能出來,你準備偷著樂吧。”
“行吧……”
梁渠大口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