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
萬兩碎金灑滿江面。
上饒埠祭臺高高築起,六面牛皮大鼓縱向排開。巫祝鼓舞用的蓑衣崩斷了半截草繩,戳出幾根秸稈,曲曲折折地挺立風中。
義興鎮舉辦河神祭的訊息插上翅膀,飛速向周邊擴張,許多外鄉人顧不得修繕破瓦房頂,掏上兩枚銅板,坐上板車趕至鎮上。
義興鎮的梁爺仗義大方,人盡皆知。
凡來者,無不有胙肉,縱使不比本鄉人得的多,好歹一份口糧。
房頂什麼時候都能修,大不了多淋一天雨,錯過河神祭,下次吃到水獸肉指不定什麼時候。
肥鯰魚、不能動、拳頭,以及上百條江豚齊齊前往深水區,爭取於晌午之前,尋到足夠分量的三大祭品。
江淮龍宮。
大蛇繁忙遊梭,各色寶魚五光十色,撞擊著藤蔓編作的圓筐。
南域。
蒼青大蛇匍匐。
老蛤蟆蹲伏蛤蟆大王身旁,手舞足蹈。
蛟龍真是得了失心瘋,竟然用不差的水屬寶物,置換品相一般的尋常寶物!
傻蟲!
傻蟲的便宜不佔白不佔。
“不夠不夠,再漲些,再漲些!”
蒼青大蛇鱗片倒豎,但見蛙王,老老實實的討價。
巳時。
太陽漸升漸高,大椎上捆繫著的紅繩當空飄舞,等分口糧的人群擦著額頭細汗,站立之餘漸漸多出幾分燥熱。
“水哥,祭品到位了,咱們何時祭祀?仍是午時嗎?”李立波問。
“不急。”梁渠尚未等到傳訊,知曉武聖未回,掏出些碎銀,“天氣熱,你派人去熬煮些綠豆湯,多放些碎冰塊進去。”
江淮中庭。
寶光沖天。
三聖離別龍宮,江豚拉動大批寶物緊跟其後。
同一時刻,蛤蟆大王落回洞穴,肥鯰魚舞動魚鰭,通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