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獺開擠開兩個漢子,跟著鑽出來吱哇亂叫,周遭水夫見怪不怪。
劉全福道:“如大人所見,試航無礙,今日再放江裡浸泡一晚,各個艙室仍無滲水跡象,即可放心使用。”
“好!辛苦大家,來領紅包!”
喜獲新船,梁渠心情大好,當即拍板,讓獺獺開給每個人發喜錢。
劉全福獨領五兩,剩餘徒弟排成長隊,一人一兩,逐一從江獺爪子裡接過碎銀,欣喜萬分。
這可不是工錢,額外的紅包!
抓攬繩的手愈發有勁。
風帆鼓脹。
抖動的陰影落到所有人身上。
作為寶船,青木大船幾無水阻,乘風打轉的落葉似的,越過重重水波,飛一樣飄行。
澤面上轉過一圈,試航無虞,大船重新歸岸,徐徐拋錨,靠港。
梁渠踏下木梯。
年輕人往船頭上搭建梯臺,拎著毛刷和三色漆桶站到前頭。
“梁大人,龍目朝下,朝前?”
“朝下吧。”
“好嘞!”
測算好兩側間距,年輕人用滑石做標記,毛刷沾漆塗抹,畫出兩個大大的圓圈,左右各一,活似船的兩隻大眼珠。
這就叫做“龍目”,大小形狀皆有講究。
龍骨每長一丈配龍目長四寸。
漁船的眼睛往下看,意在尋找魚群;商船的眼睛朝前看,意在識途。
梁渠牢記自己的漁民身份。
多撈魚。
撈好魚。
“預計後日出發去黃州,補給之事,全權交給福叔,包括艙室裡的用度,冰臺,再買兩份地圖,標出中間方便靠岸補給的點,屆時錢財一併結清。”
“黃州好地方啊,聽說南面不遠就是彭澤,還有廬山,大人放心!絕不誤事!”
清江船廠不止是負責造船,包括平日出船後的維護,補給,且除河泊所外,其餘商船花費銀兩,皆能享受服務。
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