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渠沉默片刻後點點頭:“那錢暫時別給了,留給大家當工錢吧,再管兩頓飯,得是乾飯,先用鄉親們送的米麵,再加一天十枚錢,家裡有老人的,一天十五枚。
錢不多,算我的一份心意,等房子建完,要是有剩餘的再還給我。”
房子內搬木頭的幾個男人聽到後忍不住咽口唾沫!
有米吃嗎?
梁渠與鄉老談話,他們自然不敢插嘴,只心中盼望起來。
陳同民湊近後壓低聲音:“可不能那麼幹,日結工錢,保不準他們怠憊混日子。”
梁渠笑道:“那不得多麻煩同民哥幫我照看照看嗎?”
“啊...這...”
陳兆安樂得自己的孫子能和梁渠多交流,催促道:“你要是堅持,那同民你就多幫幫忙吧,大冬天的伱也沒什麼事不是嗎?”
陳同民只得答應下來。
如今梁渠的地位在義興市非常特殊,完全能稱得上是與一眾鄉老平起平坐,放在方圓千里內,都是非常罕見的。
河神祭之前,梁渠地位高於一眾鄉民,可比起鄉老依舊有所不如。
無關乎地位,身份,實力,只有一個原因——道義。
老人,尤其是有實力有背景的老人,天然佔據著道義上游。
國君每年都要前往學堂去宴請三老五更,並親自切肉,蘸上醬料遞給老人,以示尊重。
除非梁渠強大到能掀翻整個大順王朝,或者去做個野人,否則只能在遵循社會規則的基礎下活動。
這套行為有好有壞。
好處很顯然,梁渠被收為弟子就是證明,一身越級而戰的裝備,全是此行為下的結果。
壞處也明顯,鄉老若想打壓,張嘴一說他人道德不好就行,簡單的很。
可河神祭之後,對所有人都有救命之恩的梁渠,一下子也來到了道義的上游!
鄉老們想明白無故誣陷他,得掂量掂量究竟誰更夠格!
爽的嘞!
幹這事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