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南梁舊事> 第九十五章 南征北戰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 南征北戰1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晉南王蕭黯自閉陽新小城陋室兩日,終於黎明之時走出。命信使傳令四方:一命陳霸先率軍進衡州,彙同徐子瞻,共克衡湘。二命歐陽瑋守衛南康、廬陵二郡;三召岑孫吾北上、李聿澤出五嶺,同來陽新。

蕭黯言畢,看向東方天際,烈日初生,鋒芒畢露。蕭黯長吐鬱氣,既然已至亡國絕境,還有何懼,不如放手一搏。皇祖父,您那日撫我後頸,聖慈叮嚀,莫入歧途,音猶在耳,時刻未忘。而今,經歷千辛萬苦、數戰身幾死之後,我終於想通,我曾認為的歧途也許並非歧途,而我曾認為的正途也許並非正途,我終要走我該走之路途。

岑孫吾與李聿澤到後,嶺南錢糧亦至。蕭黯便按盧奕之前所建議強軍之策一一施行。半月後,盧奕率所部南下攻打巴山郡,熊坦朗再度乞降,蕭黯不納,只為其留一出路,熊曇朗便棄城逃往郢州。晉南王蕭黯轉屯巴山郡治豊城。盧奕又很快肅清巴山全郡,將熊曇朗餘部匪盜之徒,盡皆收用,兵力壯大。巴山郡收回,使江州東西部交通,與衡湘亦可互為聯動支援。

豊城本為富庶大城,熊曇朗佔據後,自為霸王,只知豢養匪盜為爪牙,不知安撫百姓生息,民多怨恨。晉南王蕭黯來後一日,先發安民令,隨後又實行改籍均田等新法制。雖然當地世家豪族偶有怨者,但百姓均稱頌,流民亦多湧來投奔。又行以重法,使軍民無犯,奴主相安。江州大部幾郡得以修養生息。

盧奕在陽新城時,曾向蕭黯進書,總結前番失敗,提出新治軍之法,核心要略有三點:一:舉以王旗使軍心歸一;二:鋒利軍備,減傷亡,使攻倍;三:廣拔嚴訓基層軍官使上令下達;此三章,蕭黯均依允行事。

李聿澤到豊城後,錢財亦濟,江州幾大城池支起熔爐無數,日夜錘煉。鍛造出鎧甲箭簇如山,槍槊鈎戈如林,以牲車源源不斷押送往王師所屯各地。此亦有改籍制之功,脫籍百工戶匠人,多感激歸心,無不竭盡全力趕工。亦有南朝各地能工巧匠投奔豊城而來,於是各項機巧兵器也可産出,各式攻城梯、沖車、渡橋,八牛床弩、火炮石機等攻城重器不一而足。

同時,晉南王麾下各部,無論屯軍嶺南、江州、衡湘,均以青巾圍頸,自稱為青雲王師。青雲王師紀律嚴明,軍備精良,士氣昂揚。百姓亦說,青雲王師,不與婦孺爭道,是救國平賊的南朝王師。就在晉南王麾下青雲王師打造軍械、廣訓精兵、枕戈待旦之時。南朝各地亦各有訊息傳來。

先是郢州北岸司州,本是柳仲禮屬地,柳仲禮被侯景招降後放出,仍帶兵鎮守此地。而後,西魏太師宇文泰派大將楊忠進犯司州,柳仲禮在安陸與楊忠交戰,卻不敵大敗。自己身死,子侄親兵俱沒。江北中游大州司州被西魏佔據。

而江州腹地臨川郡亦被侯景大將侯子鑒攻破。兵敗之時,尋陽王蕭大心身邊尚有親兵數百騎,心腹司馬勸他輕騎突圍,先往南垂建安郡,再圖東山再起。然而當時大心生母陳妃亦從建康逃出,隨在身側,還有妻妾兒女均在身旁,大心不忍遺棄。於是,舉家投降於侯子鑒,自請入建康。至此,江州東五郡鄱陽、尋陽、晉熙、豫章、臨川俱淪陷於賊手。

而後,侯景部行臺大將任約率部攻打郢州武昌東部幾鎮,邵陵王派心腹司馬率兵迎敵,與任約部幾番交戰廝殺,難以驅逐賊兵。此時,湘東王蕭繹譴使遞信予邵陵王蕭綸,言派左衛將軍王僧辯與信州刺史鮑泉等率領水師一萬支援邵陵王,共抗任約。邵陵王本欲接納,使其過境東去。但其朝中有臣進言說,湘東水軍不止一萬,幾有三萬,非欲襲任約,實欲圖武昌。邵陵王猶疑,便暫不放行,仍只在境內招兵買馬,造兵器鎧甲。荊州軍滯留巴陵,將邵陵王言行告之以湘東王,湘東王擔心武昌被賊所佔,終命王僧辯取之。於是,王僧辯舉兵攻打武昌郡。同時,邵陵王心腹亦在東線被任約打敗。不久,武昌抵不住王僧辯所部猛攻。邵陵王東西兩線作戰,兩線均兵敗,只得放棄郢州,喬裝渡江逃往北地。武陵郡一分為二,湘東王佔武昌及西六鎮,侯景部佔東五鎮。

就在在南朝遍地烽火之時,北朝亦不太平。六月北地有訊息傳來,東魏齊王大丞相高洋已於五月初十在鄴城即皇帝位,國號齊,改年天保。西魏丞相兼太師宇文泰因高洋篡位稱帝,派其侄宇文導為大將軍,督二十三州軍事,舉十萬大軍前去征討。雙方在邊境陳兵對陣。

而南朝上游荊州與雍州因河東王之故交惡多時。在嶽陽王蕭察緊逼江陵失敗後,狼狽退往北地。湘東王蕭繹派所部大軍追擊。後又聯合司州刺史柳仲禮,使其攻打雍州竟陵郡。嶽陽王蕭察在此情勢逼迫下,不得已遣使向西魏稱臣,送王妃與幼子進長安為人質,換取互不進犯約定。而後,嶽陽王方自北邊境調出雍州主力南下,抗擊荊州、司州兵。而後湘東王部與司州柳仲禮部相繼退兵。嶽陽王亦保住雍州。

在柳仲禮死於西魏之手後,東西兩魏對陣之時,嶽陽王蕭察派大軍南下連攻佔荊州南平、武寧二郡。湘東王蕭繹派所部大將杜岸等北上對抗,終不能敵。杜岸被雍州軍活擒,送往襄陽。因杜岸杜龕兄弟背叛,使雍州軍大敗於江陵,河東王慘死,嶽陽王恨之入骨。得杜岸後,便拔去其舌,鞭打其臉,然後將他肢解烹煮,又將其頭骨做成碗,用以飼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