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南梁舊事> 第八十八章 禍起蕭牆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禍起蕭牆2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就在荊湘、江郢風雲變幻之時,另一蕭氏子孫晉南王蕭黯南下之路也舉步維艱。江州各郡豪強驍悍、匪盜猖獗,蕭黯所部舟船屢受騷擾,後不得不棄舟登陸。登陸後,依然行路艱難,糧草困頓。蕭黯與劉釋之又嚴命部下與各郡官民秋毫不犯。遂步步艱難,好不容易行至廬陵郡。眼見再過南康郡,即到始興。突聞舊部李遷仕未退回嶺南,竟招募兵匪,佔據廬陵郡下兩城,如今正據守水鎮大臯口。蕭黯便譴使遞書信責他不該聚匪盜據城,命他棄城池,同返嶺南。李遷仕收信後大怒,鞭笞使者後將其逐出城池。使者返回對蕭黯言說,李遷仕大罵諸王昏庸似豬狗,諸官貪婪似豺狼,只有侯丞相為救世之主,自已已棄暗投明。蕭黯聽聞後,便帶所部兵馬,前往大臯口。

兵臨城下,請見李遷仕,李遷仕登城樓上居高而望。蕭黯在城下高喊勸說他:“當日孤王發討賊令往嶺南諸州,李州君不因高州貧弱,舉全州兵力響應,最早出兵。孤王知卿心中定有大義。今不過是見京城失守、江山破碎、生靈塗炭,心內憂憤,才至誤信賊言,誤入歧途。孤王不怪你,亦不責你,反敬你。只是,當日殺賊為救君救民,今日豈能為救君救民而做賊。如此,非但不能救國救民,反而亂國害民。卿還是開啟城門,隨我返回嶺南,孤王必待卿如故。”

李遷仕等他說完,只冷笑道:“晉南王,您也說我當日最先響應您討賊令,帶兵出五嶺。結果如何?我高州子弟全軍覆沒於東府一役。這又為何?因我軍孤軍深入,四面無援!因原承諾與我同進的另幾路軍畏敵失言!因門閥豪帥柳大都督坐擁十萬重兵隔岸觀火!因你蕭氏湘東、河東諸王擁兵不前,作壁上觀!我嶺南子弟便是寒門下人、賤籍兵卒,便該灰飛煙滅?您說我為賊,我便為賊,因賊不見得比王侯骯髒,王侯更不比賊幹淨。晉南王請回,你我曾有君臣之義,同袍之情,我不願與你交兵,請退往別處!”

蕭黯見他心意已決,仍又問一句:“李州君!你果真投了侯景嗎?”

李遷仕在城上言:“我已受大丞相命,領任江州刺史。”

蕭黯心內五味雜陳,終命劉釋之等將帥布兵攻打大臯口城門。

一時,晉南軍萬箭齊發,蜂擁直上大臯口城池。李遷仕避往城內,使旗下大將帶兩千騎兵,出城迎敵。又命弓箭軍於城上放箭弩。兩軍廝殺,晉南軍兩面交戰,戰敗而走。李遷仕派兵去追,下令定要俘獲晉南王蕭黯。蕭黯等一路敗逃,直逃至一軍鎮古熒。古熒正被一群匪盜流民佔據,劉釋之等率兵突然而至,守城賊眾均是流寇毫無應對之力,作鳥獸散。劉釋之奪城後,馬上駐防待敵。很快,李遷仕部追兵趕到,但已是強弩之末,無力攻城。劉釋之又趁對方力疲之時,命將出城襲擾,剿滅俘獲敵軍不少,追兵不得不退後十裡,蕭黯這才穩住陣腳。

眼見李遷仕虎視眈眈,定會再派重兵來犯,而蕭黯等據守一薄牆寡民小鎮,難以抵抗。此時,前有悍敵,後無退路,外無援兵,實也不知前路何方。這日,眼見前方黑壓壓李氏雜亂叛軍壓地而來,蕭黯與劉釋之等知此戰難勝,然而此時已無路可退,而且此寇乃嶺南所出,無論如何都要全力平定,遂命晉南軍嚴陣以待,全力一搏。

然待大軍將至城下,卻見旌旗昭昭,竟是嶺南新州歐陽瑋部旗幟。這一喜真有如天降。劉釋之疑有其他,仍讓蕭黯於城牆問之。歐陽瑋在城下答,嶺南軍已攻下曲江城,嶺南嶺北已恢複交通,知殿下正領兵返回嶺南。我等會商後,便由臣帶新州部先行接應殿下,交州陳將軍、廣州盧將軍已與衡州徐州君合兵,攻打南雄。不日,始興全境將解困。蕭黯聽聞後,忙傳令開啟城門,自己親自出城迎接歐陽瑋。

歐陽瑋亦早早下馬來拜,口中請罪,言當日誤聽賊言,延救曲江。今日又救王駕有遲,使殿下受驚。蕭黯忙扶起。入城後,款待歐陽瑋諸將於堂內。突聽座下一聲嬌音:“殿下不記得民婦了嗎?”

蕭黯驚訝,循聲而看,見一膚色黝黑、眉目清亮的青年將領。再仔細一看,方憶起此人不正是高凉太守馮寶的夫人冼氏。冼氏一身戎裝輕鎧坐在眾將中,英姿颯爽,風采不遜男兒。

蕭黯心內一動,想當日籠華要隨已行軍,被自己疑拒。而同是婦人的冼氏卻可以戎裝與大軍同行,如若早知此事可為,定要帶她在身邊,便不會遭此離散了。又驀然想起永安侯蕭確少年時曾說過,若有一日南朝亡,便亡於南朝君子不敢為天下先。

蕭黯只盯著冼氏胡思亂想,身邊歐陽瑋提醒他道:“在城外不打高凉旗幟,不報高凉將帥名,乃是馮太守與冼夫人所囑。請殿下恕罪。”蕭黯猛然收回思緒。

冼百合呈上李遷仕信箋後,道:“這是李遷仕投賊後,送與臣妾夫君的邀降信。信中言,侯景授臣妾夫君為高州刺史,邀臣募兵備糧,率兵出五嶺,與他彙合佔據江州。夫君複信給他,假意允諾。隨後,我隨歐陽州君隱秘同行,夫君帶領高凉所部隨後。待兩日後,夫君率我高涼部至,我夫婦二人便前去大臯口假降進城。我部進城後,歐陽州君與劉司馬帶兵西上,日落後以火光為號,相互應和,攻破城池。”

蕭黯聽聞大贊此計,劉釋之亦覺可行。遂依冼夫人計行事。五日後,歐陽瑋所部與劉釋之部合兵並進,與已入城中的高凉軍,裡應外合。終於以最小代價攻破大臯口。李遷仕僅帶十數從人,駕著小舟,往西逃竄去了。

驅逐李遷仕後,馮寶與冼氏便請行回嶺南。蕭黯苦留其為旗下一部,並意欲舉薦馮寶為高州刺史。馮寶只請辭,蕭黯又說與他大義,馮寶一時猶豫。其夫人冼氏便道:“殿下盛情,本不該拒。然天下紛爭與我夫婦並無相幹。我夫婦只想帶高凉子弟返回故裡,護我高凉百姓衣食俱安。”

劉釋之道:“夫人既如此想,為何出兵平叛呢。”

冼氏道:“因李遷仕反信至,我夫君便是不願參與,也被捲入了。李遷仕投降外賊,為禍百姓,我等便起兵討伐他。今已平定,我夫婦自然該回嶺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