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7年的池水也是被李彧給攪渾的。
年度冠軍是馮曉的《集結號》,亞軍是徐小徐的《三十三天》,季軍是陳可欣的《投名狀》,殿軍是李彧的《神魂交融》,再往後還有寧皓的《瘋狂的賽車》。
即便今年沒有老謀子與陳愷鴿出馬,內地電影依舊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前五席佔了三位,香江佔一席,灣灣李按佔一席。
年度票房前十名,內地佔據了半數,其中四部都跟這個叫李彧的年輕導演有關。
至於2008年,還有什麼好說的,這才三月份已經出現了影史第一部破四億的電影了,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下了就把老謀子給拉到身後去了,至少他們已經有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內地導演能夠叫的出口的有幾個,無非是陳愷鴿、老謀子、馮曉、寧皓、徐小徐.....其他的幾乎沒有了。
反觀香江灣灣兩地呢,吳白鴿、徐可、唐極禮、劉威強、麥朝暉、劉振偉、馬初成、陳可欣、陳暮聲、張志亮、葉味信、爾東生、陳嘉尚、朱鹽平、李任剛。。。
這都是曾經證明過自己的,但這群人都比不得一個李彧,他的出現讓內地與香江的的天枰出現了偏移。
看看眼前這群人對李彧的態度就知道了,1.2億美元投資的電影,這群人竟然依舊不怕死的往前衝,而且沒有一人後退。
說明他們對李彧能力的認可,至少是票房回報方面,他們竟然認為這麼高投資的影片依舊能夠盈利。
甚至這其中還有哥倆好,英煌與哥倆好是合作伙伴,自然知道兩位完顏兄弟對李彧的感官並不好,甚至是對手,但他們依舊願意投資對方。
也是,李彧可是剛給他們賺了三千萬的利潤啊,他們不過是把李彧給他們賺的利潤重新壓在李彧身上。
成則財勢雙收,敗則不傷分毫。
連對手都認可的對手才是真正的可怕,這樣的敵人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或許目前只有李按能夠壓他一頭,但李按不過是名義上的灣灣導演,他的地盤一直都是美果,他根本看不上香江這個彈丸之地。
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要不然香江與灣灣進軍內地的計劃很有可能要出現波折了。
從哪方面入手呢?透過媒體貶斥?好像人家根本不重視香江市場,更不在乎香江媒體。
或者說捧殺?聽說這個李彧的風流韻事可不少呢,找狗仔偷拍?也不是不可以啊。
不管如何,總不能坐以待斃。
有戲剛剛開始,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李彧?接招吧。
喜歡華娛之縱橫請大家收藏:()華娛之縱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