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整個琴島市就是嶗山支脈向北部的延伸,琴島市本身就是坐落在山區上的城市。
李彧作為琴島人,從沒有在家鄉拍過電影,實在有點不像話,於是《風聲》來了。
作為土著的他獲得了不少的支援,例如,在嶗山的大頂山上搭建兩座城堡,分別聳立在相隔不遠的山峰之上,中間搭建一座木橋聯通。
為了保證拍攝中不受打擾,他們附近的這塊區域被暫時的封禁,遊客只可以從遠眺。
畢竟他在當地真的挺有名的。
4月7日,李彧入組。
拎了個揹包的他徑直來到劇組所在地,沿著新搭建的這座木橋向’裘莊‘走去。
整座橋都是木頭建的,橋欄的鉚釘是塑膠的,是沾上去的,橋面鋪著鐵板。
不仔細看,真以為是鋼結構,其實,全靠橋下面的密密麻麻的鐵管架子支撐著。
為了避免拍攝時露餡,橋上的鏡頭都是夜間拍攝。
觀察了好一會的李彧繼續前行,走近這棟花費了八百萬打造出來的行宮。
裘莊諧名‘囚莊’,是囚禁‘老鬼’嫌疑人的囚籠。
推門而入,就看到這間房間裡們的光線十分的陰暗,與《風聲》的背景與氣氛十分的符合。
屋內的佈置是嚴格按照民國時期來佈置的,裝潢、桌椅擺放、燈飾、服裝都經過嚴格考證。
房間中央是一張長形餐桌,一身旗袍的萬萬與蓮花端坐在當中,身穿全黑特務服的王智文同樣坐著,不過他是坐在首位的。
其他人也是有樣學樣的坐著,唯有身穿軍裝的李佑斌圍著桌子邊唱戲曲邊走動,手裡還拿著架勢。
“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
李佑彬是標準的凍北漢子,不過他的唱腔裡帶著濃濃的湯山韻味。
湯山方言節奏比其他語言要慢兩拍,因為兒化音比較多,湯山人說話很像唱歌。
即便在全國眾多的語言當中,也是極具特色的。
電影《風聲》裡,李佑斌的湯山口音就是一種特殊的傳遞情報的方式。
一個凍北人說湯山話說的這麼溜,只能說明他背後下了很大的功夫。
這就是老輩演員的態度,他們在熒幕亮相的次數不多,但每個角色都被他們演繹的活靈活現。
“啪啪啪。”
鼓掌的李彧向人群走去:“好,要不是李老師當面,我還以為哪家的大角在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