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奧運會前後,這裡的氣氛就開始緊張,因為國之儀態的問題,一切都沒失控,至少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而現在的情況卻因為這次衝突而不得不對外宣佈,國內的視線全都聚焦在這裡。
目前的入口網站的新聞更新已經顯得異常緩慢。
而這些入口網站旗下的企鵝圍脖、網易圍脖、渣浪圍脖、搜虎圍脖,乃至逸陽圍脖這種新興媒體從一方面替代了入口網站的作用。
不得不說,一家做大的企業的敏感度都不差,最敏感的還要屬圍脖,早早的上線關鍵詞過濾,以及嚴格的敏感詞稽核。
其他三家眼看圍脖自縛雙臂,在嘲笑之餘,大舉吸納因為不滿圍脖保守策略而轉戰其他四大圍脖網站的使用者。
但很快的他們就察覺出不妙之處,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總之也是有樣學樣的進行了各種自保手段。
相比於使用者數量,還是活下來才是第一關鍵的事情。
五家圍脖全都將自己的利爪收攏,甚至五方開始默契的放棄競爭,而是抱團取暖。
寒夜將至,大風凜冽。
除了這五家圍脖之外,類似的具備媒體屬性的產品還有不少,首屈一指的便是飯否。
這家原本只有百萬使用者的圍脖類產品,成了當前許多人唯一瞭解新絳情況的資訊通道,大量的使用者湧入其中。
在這一刻,飯否的媒體屬性在突發事件來臨時被無限放大。
因為每個人都是麥克風,每個人都是傳播者,藉由‘在場、線上、在播’的傳播特點。
徹底改變了新聞操作和資訊獲取方法,掀起了一場傳播方式的新戰役。
在獲得極大益處的同時,自然也要面臨最大的風險。
飯否的創始人王興對於網路、技術來說,都是沒有絲毫問題,但上升到媒體方面,他與他的團隊缺乏應對的經驗。
2009年,6月3日,網際網路維護日,飯否網站暫停服務試圖給自己續命。
結果,臨陣磨槍,不快也不亮。
七月八日,飯否的所有伺服器被強行關閉,至於何時恢復正常服務,沒人知曉。
從這一日起,飯否正式成為歷史,飯否的終結只是大幕的開啟,後續的還會有帶有媒體屬性的網站被封禁。
類似的圍脖類產品都已經受到上級單位的嚴格審查乃至限時整改通知,例如嘰歪與嘀咕。
圍脖的情況沒有這麼嚴重,但也不是高枕無憂,六月底就接到過網信部門下達的口頭通知。
具體意思就是‘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作為一家企業有責任維護網路安全,疏導網路輿論,宣揚中華傳統美德。’
反正是巴拉巴拉的一頓說,主要就是:弘揚主旋律,樹立以‘和諧’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最關鍵的是,都得有ac數。
然後就有人就駐守在圍脖科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能怎麼辦,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