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盜夢空間》的原始素材長達十幾個小時,看一遍的情況下就需要一天一夜,而且人還不可能不休息。
鐵打的漢子都會被熬成鐵水。
.........
剛開始時大家的熱情還是很高的,畢竟能夠坐在這裡的都對這部電影抱有極高的期待。
對於細節方面大家並不苛求,除非是遇到一些影響劇情走勢的鏡頭,否則很少有人會提出意義。
對於演員來說,只要保證自己的戲份沒有被惡意刪除,或者人物設定別與原劇本相差太大,一般是沒問題的,這屬於微觀方向。
製片方則對於宏觀方向的把控比較重視,畢竟有票房壓力在,同樣的,只要意見不想左,一般是比較和諧的。
基本上就成了李彧個人的自說自話,因為在場的人沒有機會插嘴。
其實,從看完第一遍的‘整片’開始,所有人都發現他們被李彧給忽悠了。
當時簽訂協議的時候,說的很明白,李彧沒有最終剪輯權,他可以參與,但沒有決定性的權利。
李彧的懂事讓華納兄弟與福克斯方面十分的欣慰,畢竟他們參與到《百萬富翁》的投資列表當中了,也算是熟悉李彧的脾性了。
他們以為是李彧知道這次的投資太高,所有心生畏懼,但現在的他們知道他們錯的很離譜,他們遠遠的低估了李彧的底線。
李彧沒有剪輯權,但他是導演啊,所有的素材都是由他拍攝。
《盜夢空間》的素材鏡頭都是由他一手把控並完成拍攝,作為一部謀劃了兩年的作品,早已經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一部完整的電影。
於是,他要做的就是按照腦海中的記憶將其拍攝出來,或許細節方面有很多的不同,但大體的框架是這樣的。
李彧的說法是為了儘量的節省成本,避免拍攝了大量的無用鏡頭。
等到劇組殺青,依舊沒有人發現這一點。
甚至他們還在慶幸,慶幸李彧的把控下,讓這部電影的素材比其他電影少了很多,拍攝成本也節省下兩千萬美元。
直到今天的剪輯會上,華納與福克斯的剪輯專家才發現,不管是誰參與到《盜夢空間》的剪輯工作當中,都無法走出李彧建造的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或許細節方面不同,但《盜夢》完成的拍攝素材的雛形決定了它的成片質量。
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剪輯?
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剪成前言不搭後語的混論版本。第二,召集演員重新補拍。
這兩種選擇都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他們被‘將軍’了,而且這苦還不得不吃,因為在拍攝過程中,他們可都有監製跟隨的。
無論是誰參與剪輯,這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導演剪輯版’!
這在以前的好萊塢是從未出現過的事情,畢竟電影是一種藝術,從來沒有那位導演有自信自己拍攝的影片一定能夠獲得票房的豐收,還可以保證自己拍攝的素材絕對是能夠用到剪輯當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