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娛樂性。”
“目標觀眾絕對喜歡....”
“雖不是一部好電影,但也還沒爛到讓人憎恨的地步。”
“荒謬,看得直打瞌睡”。
“真心沒有趣,忘得也很快”。
“完全沒把主角的潛力發揮出來”。
“吸血鬼不吸血,電影也缺少血肉”。
“讓人毫無印象的吸血鬼影片,缺乏感情上的洞察力”等評價才是主流。
爛番茄44的新鮮度,媒體總分54,yahoo!得分c+的成績預示著下週爆跌的可能。
但是無論如何,頂峰娛樂都賺瘋了,《暮光之城》成就了原本籍籍無名的頂峰,擁有《暮光》改編版權的它算是站在美果影視製作圈的第二梯隊。
在電影上映的第三天,頂峰就正式宣佈了對續集《新月》大開綠燈。
《暮光之城》的大賣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包括妮娜,票房大賣帶來了極大的契機,例如dvd製作,例如全世界的版權銷售。
原本幾乎沒人看好這部電影,但5天1億美金的成績打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也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不管是洽談版權,還是其他事務都需要妮娜坐鎮。
而簽訂的版權協議中有一部分是註明了主創人員是要參加一場首映禮的,主要是剛開始時的海外版權真的不太好買,算是對稍大票倉的一點優惠政策吧。
11月20日,戰鬥民族上映,21日,北美以及意達利上映,12月11日,澳洲上映。
下一站要上映的就是華夏香江,這裡的市場並不大,但因為李彧的關係,這裡也被提上全球巡演的日程了,上映檔期頂在12月18日。
這就是李彧出現在香江的原因,因為某些原因,逸陽跟香江這裡的媒體鬧的關係並不太愉快,當然,這跟其中有人在搞事情有很大的關係。
逸陽不是很重視香江已經衰敗的市場,但還是儘量的想堵住這群人的嘴,尤其是不能落把柄。
當初他們噴逸陽的藉口中就有一條,逸陽全面打壓與抵制兩地藝人,甚至逸陽的電影從來沒有重視過香江市場,這是一種歧視。
那好,李彧來了,帶著《暮光之城》的主創團隊來的。
克里斯汀,羅伯特以及泰勒。
他們是提前到的,畢竟李彧身為地主,在票房大賣的前提下,自然應該給予這群人一些獎勵,提前的幾天就是讓他們瘋狂消費的,刷李彧的咔,真的是撒我滴咔。
畢竟《暮光:新月》還得靠這群人,這一次的成本提高到5500美元,相當的一部分就是這群人的片酬得到了提升,而且他們也有了部分票房分成的權利,雖然很低。
《暮光》會在香江上映,同樣也會在內地上映,因為這是頂峰籌備的專案,逸陽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籌謀引進。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聲目前國外大片進入國內的方式了。
《暮光之城》這種電影也就是俗稱的引進片,由中影統一經營管理。
華夏執行的是電影進口配額制度理論上全國院線每年上映的進口片的數量是50部,主要分為分賬片、批片買斷片)與合拍片。
從2004年後的某政策後,香江、奧門,灣灣三地的影片雖然屬於進口片,但不佔用這部分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