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之縱橫> 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向華夏的意達利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向華夏的意達利人 (1 / 3)

威尼斯電影節是從七點正式開始的,等到結束的時候還不到九點,即便習慣了早睡早起身體好的小迪都不累,那就去唄。

好吧,她就是單純的愛玩,喜歡出沒在李彧的身邊,無論他是做什麼。

酒店舉辦地是一家叫做嘉豪的酒店,不知為何參與到今天酒會的人員並不多,有些略顯冷清的樣子。

在場的人有投資方、製片方、發行方與資深媒體人,自然少不了電影節的工作人員。

昨天的李彧在這座20多萬人口的城市裡默默無聞,至少在這裡的這個環境中幾乎沒有不認識他。

在他入場的同時,就有侍應生迎接他們,指引著前往二樓的宴會廳。

人數不多,有不少還真認識,也知道對方的名字,但還不算熟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華夏人。

為首的威尼斯電影節的柱席馬克·穆勒,本屆評委會主席維姆·文德斯,以及《蕩寇》的導演餘力威與他的搭檔賈科長。

賈科長可不是給他的老友助力而來,而是他也參與了本屆的威尼斯電影節,不過他參加的是‘大師展映環節‘他的作品是一部叫做《河上的愛情》的短片。

2006年的賈科長憑藉《三峽好人》獲得了當年的金獅獎,這部短片也是換人情的意味更重,要知道今年的賈科長是有新片的,《二十四城記》,可惜參加的是戛納電影節。

現在的賈科長還不是戛納的親兒子,還是個兩度衝擊金棕櫚而不得的失意者,甚至直到2018年,賈科長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依舊沒有斬獲下一尊金棕櫚,這個兒子是不是親的無法確定,但當孫子的滋味估計夠老賈受的了。

李彧與賈科長確實打過交道,去年的李彧參加了第60屆的戛納電影節,而當年的賈科長是電影節’電影基石單元‘的柱席。

今天還有一位嘉賓是本屆評委的杜琪封,加上李彧帶來的醬油迪,這就是今天酒局的所有成員。

這裡是意達利,主人是意達利人的馬克·穆勒,按理說應該吃西餐,但事實就是這麼神奇,今天吃的是一頓中餐。

至於為什麼在這裡會有中餐不是李彧應該考慮的問題,今天的他不知道馬克找自己的原因,萬事以“少開口多吃飯趕快走”為九字真言。

看著起身相迎的馬克的身影,李彧只能提前快走幾步迎上去,將手裡拿著一件木盒遞上去,“馬克先生,十分榮幸收到你的邀請,這是一份小禮物,希望你會喜歡。”

“不不不。”連連擺手的馬克用地道的凍北口音的普通話說道:“我怎麼能要你這麼貴重的禮物呢?”

這讓李彧十分的疑惑,確實威尼斯人的英語有一股子消散不去的湯山強調他是瞭解的。

但馬克嘴裡的可是真真的凍北口音啊,在剛才的頒獎禮上李彧就疑惑過這一點,不過擅長說服自己的他只當他是聽錯了。

可以,現在幾乎就是面對面的交談,而且周圍還沒人打擾,這凍北腔更純正了。

強壓下心中疑惑的李彧到,“我聽說賈先生說過你很喜歡華夏文化,這是我偶然獲得一套玩偶,但我相信我們的友誼肯定比它們更貴重。”

“啪”的一聲,李彧開啟木盒,將其中擺放的整整齊齊的十二件生肖玩偶展現在馬克面前,雖說是十二生肖。

但跟故宮裡擺放的不同,這就是很普通的陶土玩偶,不過很萌很可愛,手工也比較精緻,多了不敢說,至少值個188元人民幣。

貴真的不貴,但還挺重的。

李彧知道會參加威尼斯電影節,但不知道馬克先生會邀請他參加晚宴,更不知道這位馬克先生對於華夏文化十分喜歡,還是個會說普通話的華夏通,自然不可能為了迎合他而選擇帶一套陶土玩具。

這真的是機緣巧合之下才遇到的,說起來也是緣分,一切還要從參加完頒獎禮後的他們回酒店的路上說起,李彧在憂愁要不要帶件禮物,畢竟會說中文的意達利人本就頻臨滅絕了。

帶的話,帶什麼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