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人笑鬧的同時,李彧的手機響了,看了一眼是帝都的固話,皺著眉就接通了。
剛開始的李彧臉『色』還是很平常的,甚至還有些壓抑不住的高興,可寥寥片刻後的他卻眉頭緊鎖,面『色』陰沉。
看著他掛了電話的小羋道:“是誰?發生什麼事了。”
“審查菊一位處長的電話,他提前跟我報喜說,《神魂交融》很有可能會作為內地電影的代表,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
“啊~啊~啊~”喜上眉梢的狐小羋直接蹦在李彧上,摟著他的脖子狠狠的親了幾口:“這麼好的事,咋還愁眉不展啊,想給我們驚喜?”
長嘆一口氣的李彧的道:“他還說我親自去遞交的劇本梗概有問題,約我去談談。”
“跟華納兄弟的合拍片?連你跟三爺的面子都不給?什麼題材?”
“一個社會底層的貧民參加答題節目成為千萬富翁,找回昔日初戀的愛情故事。”
“不可能。”斬釘截鐵回答的寧皓繼續道:“絕對不可能如此簡單,你丫的還跟我玩套路。”
一攤手的李彧承認道:“我設定的背景是印渡華人城的一對華裔哥倆的故事,講述的就是他們的人生,可能會牽扯信仰、拐賣、槍殺等社會問題。”
“嘶.....”臉『色』陰晴不定的寧皓低聲道:“你要幹什麼?”
“衝奧。”
這個奧可以是奧運會,可以是奧利奧、奧迪、奧拓都可以。
可李彧這個奧是奧斯卡的奧,只要國內有點名氣的導演都曾走過或正在這條路上。
奧斯卡全稱是美果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簡稱奧斯卡金像獎,是美果電影業界的頒獎活動。
但因為它的國際影響力非凡,成為各國爭相競逐的獎項。
除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外,最佳外語片是奧斯卡各獎項中唯一以電影整體為考量的獎項,也被認為是最重視藝術『性』的獎項。
華夏走上衝奧之路已經接近三十年了,從未登頂過,最接近的當屬1988年老謀子根據莫言改編的《紅高粱》。
奪得了柏林金熊的它被譽為“驚醒了西方人對華夏電影所持的蔑視與『迷』幻”,然而依舊止步於奧斯卡門前。
自此開啟了老謀子七次‘衝奧’的歷史,卻終無可得。
李按的《臥虎藏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給處於『迷』茫的華夏注入了一針雞血,也讓所謂的大導們自以為揣摩透了好萊塢的口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製作”、“武俠”成了他們青睞的題材,老謀子的《英雄》、《黃金甲》加上中間穿『插』的何坪的《天地英雄》以及陳愷鴿的《烏雞》甚至馮曉的《野宴》,無一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