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笠日,勉強接受溫度的李彧包的跟個粽子一般跟隨老宋的腳步,來到預定的拍攝場地。
這是一片杉木林,隨著冬季的降臨,樹上的葉子開始響應大地的號召,紛紛歸入懷抱。
素裹盈盈的大地被潔白的雪花鋪在地上,晶瑩一片,幾頭馬鹿在大雪覆蓋的地方肆意溜達。
時而用嘴巴掀開雪層,只為尋找一片嫩葉充飢,時而跑到一溪清泉處飲水止渴,時而廝磨取暖,當然了也免不了有些羞羞的畫面。
本來這些舉動還需要工作人員引導甚至是誘『惑』,但已經呆久的它們慢慢形成習慣了。
而攝製組的工作就是將這一切最原始的舉動,按照導演的要求拍攝下來。
甚至連燈光都不需要,湛藍的天空上,溫煦的太陽播散著它的溫情,似錦的白雪反『射』著晶瑩的光芒,這幾乎就是一場絢爛、極簡的宇宙光。
劇組燈光師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他唯一的工作就是貢獻出自己的肚子,儲存前一天蓄好電的電池。
因為天氣太冷,攝影機消耗電量太快,幾乎每半個小時就要換一塊。
工作強度很低,但精神打擊傷害要高得多,因為是個人就可以過來跟他來一句:“嗨,哥們,給我『插』一下。”
再配合這些糙老爺們的對不起爹媽的顏值,猥瑣的表情,賤兮兮的語氣,想死就兩字,不說第二次。
反調戲女同事?抱歉,連個母『毛』都沒有,屬於劇組的只有幾隻母鹿。
......
等到素材拍攝完畢後,取其中兩頭馬鹿作為樣本,將所有鹿的身影都扣成它們的。
再動用特效手段將他們環境中的違和或髒『亂』不堪的場景修復一下,在給予燈光,『色』調等渲染,這部分特效鏡頭就算完成了。
它們的身上穿著藍『色』的布料遮體,上面還有許多的感應點,這並不是用來取暖的,而是便於後期摳圖。
藍『色』是比較純粹的顏『色』,因為它比較容易形成影象物理和尺寸大小的特點,對攝影機而言更容易飽和,跟蹤定位和透視定位。
一般我們稱這種手段和方法叫做“綠幕技術”,因為綠幕比藍目的使用要普及的多。
綠『色』不需要很複雜的燈光設計,比較適合白天的場景。
藍幕對光要求比較高,更適合夜間拍攝,或暗『色』調鏡頭,以保證影片的純粹感以及神秘感。
還有個分別就是歐洲習慣用綠幕,而亞洲則更青睞於藍幕,因為白『色』人種的眼睛帶有藍『色』調,使用藍幕的話容易把眼睛摳掉。
這裡的光線已經足夠用了,而且李彧就不打算用明亮的、代表希望的暖『色』調。
他對於燈光的要求是偏暗,偏低沉的效果,鏡頭要求極簡、對稱。
當然了,拍攝特效鏡頭不能用普通的攝影機,得用專業的特效攝影機,很貴。
.......
帝都,逸陽傳媒
三天是李彧待在漠河的時間,老宋還要留下進行一些收尾工作。
李彧趕回來是原因的,今天的逸陽傳媒要進行自開業以來的第一次的演員試戲。
具體資訊早就在自家官網上公佈了,例如角『色』以及對應『性』別,年齡,身高等等條件都列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