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之縱橫>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期製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期製作 (2 / 3)

膠片拍攝要繁瑣的多,剪輯之前需要將膠片拍攝的影象轉換成數字格式輸出,匯入電腦再進行剪輯。

這還是在零一年新技術出現使得剪輯速度大大提升了,在以前都是靠手搖式的剪片機。

那時候的剪輯師是純粹的體力活,手搖剪輯臺轉一圈是十六格,電影膠片平均一秒二十四格。

一本複製四分鐘,長度一百米,一部電影素材一般得用三百本複製,你算算得多少米吧。

科技推動人類進步是有道理的,即便有人依舊沉『迷』於“膠片審美”,但依舊阻止不了數碼替代膠片的大勢。

目前是膠片拍攝僅存的輝煌時代,但數碼拍攝的攻勢已經如野火般燃起。

數字轉型勢不可擋,膠片公司破產,膠片放映退出電影院,洗印工廠停工,一樣一樣都將陸續到來。

一如有聲電影代替無聲電影。

中影華柯洗印廠是中影旗下的企業之一,李彧在這裡租借了一間剪輯房,這裡也是後期製作的大本營。

李彧參加上影節之際,這裡的工作都是宋小飛主持。

甚至在拍攝中期膠片的儲存就是他在負責,每隔幾天他就要帶著拍攝好的素材回一趟帝都。

然後就是泡在洗印廠看樣片,整個拍攝期他是繼李彧之外最『操』勞的人。

在片場會擔心膠片出狀況,送洗印後,擔心洗片機機械故障、人為疏忽、顯影『藥』業不穩定,生怕功虧一簣。

他說膠片是看得著『摸』得見的,必須眼裡看到、手裡『摸』到,心中才定,做手工活,心裡的弦不能送。

說的李彧是自愧不如,欽佩他的敬業,然後就把工作扔給老宋了,甩手掌櫃好爽。<p要說的。

當然了,你要真讓李彧徹底不管了,他自己就急死了。

自魔都歸來後,神情氣爽的他就進入了兼職剪輯師的不歸路,老宋『操』刀,李彧在後指揮,有時也會親自上陣。

剪輯是個孤獨的過程,對剪輯師如此,對導演如此,進入剪輯房半月之久的李彧終有體會。

......

門外陽光明媚,甚至算的上炙熱了,李彧與老宋一人拎了一條小馬紮坐在門衛享受日光的洗禮。

如果沒有洗印廠員工看煞筆一樣的眼神,一切就完美了。

但這一切對連續呆在剪輯房三天沒出門的兩人來說,跟本不算什麼,有什麼比得上一場大汗淋漓的日光浴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