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之縱橫> 第八十九章 喜劇的核心永遠是悲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 喜劇的核心永遠是悲劇 (3 / 4)

《渺小》田馥甄

.........

透過李彧略帶滄桑的歌喉唱將出來,比之原版少了一絲輕靈,但多了一分滄桑與苦澀,更具龐大感。

對於自己的水平,李彧心裡還有點b數的,再加上純清唱,只要不是造成車禍現場就行。

除了華哥與黃博善音律外,其他人都是外行,比如寧皓。

但他對於文字很有研究,領會了歌詞中的深意,再想想誰又不是這個社會之下的渺小生物呢。

誰沒有過不甘、遺憾,誰不曾想改變這種人生,可是世事無常,即便憤怒、咆哮又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有什麼順其自然,不過是無能為力罷了。

可是即便最悲觀的人,心中肯定還存在一處綠洲,供人休憩。

這首歌恰巧講述了這麼一個渺小生物對於宇宙發出的吶喊。

寧皓從來不覺得自己拍的是喜劇,應該算是悲劇一列,對他來說這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就算觀眾在影院哈哈大笑,依舊改變不了這是一部悲劇的人物、悲劇的命運、悲劇的人生的現實。

寧皓是個悲觀主義者,對於這種人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會往最壞的方向去想。

《香火》裡是一個倒黴的和尚,《瘋狂的石頭》是面臨下崗的保安要救廠子,結果也失敗了,工廠還是賣掉了,也沒有解決下崗的問題。

再到《瘋狂的賽車》裡的耿浩是個失業的車手。

每一個人最終都沒有成功,無法全身而退,慾望是寧皓電影的主題,一個個人物為了他的慾望而努力,結果他失敗了,這不是悲劇是什麼。

寧皓的導演屬『性』在《無人區》裡發揮的淋漓盡致,在他營造的無人區裡可以殺人越貨、可以敲詐勒索、可以逍遙法外、可以為所欲為,在無人區世界裡的人物,絕大多數是負面人物。

不管真實亦或虛構,這一定是違背主流價值觀的,再加上當年發生的五魯木齊事件,幾乎可以想想大佬怎麼拍著桌子指責、批評這部電影的,推遲上映已經是它最好的結局了。

這才有了後來的《黃金大劫案》,在這以前的電影都是在挑刺,挑社會的刺。

這算是寧皓的轉型之作,從《大劫案》開始,寧皓想講成長的故事,可後來發現其實大家都不想成長,人最怕的就是長大以後成為了自己小時候最討厭的模樣。

甯浩後來說過在他拍攝的影片中,最不滿意的就是《黃金大劫案》。

至少目前的甯浩還沒有經歷挫折,也沒有被束縛,可以肆意揮灑著他的風格以及才華。

即便寧皓不懂音律,他依舊被打動了,被歌詞打動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