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開機”
從這聲音響起,整部劇就算開幕了。
板爺喊得這聲不僅僅是告訴演員可以開始表演了。
更重要的是為了記錄本次鏡頭的機位、景別、場次還有拍攝鏡頭號等內容,以便於後期剪輯師能夠更快的找到需要的素材。
而且拍攝前安排拍攝機會,拍攝時要記下拍攝中點點滴滴,還得伺候導演,瞭解導演的想法,傳達導演的想法。
甚至還要搬機器等雜事,都是板爺的事,而且出了問題多是板爺背鍋,捱罵最恨。
當然了也有好處,乾的活全面,對補充和積累專業知識有很大的好處,很多場記兼職剪輯,畢竟他最熟悉這些流程了,全程跟拍,甚至比導演還熟悉。
這也是場記的進身之路,很多都晉身成副導演甚至導演,很多有成就的導演都是場記出身,所以看似簡單的職業,也是很複雜的。
話題一轉,回到現場
“開始”之後,演員就進入了狀態。
第一場從郭芙蓉送走小青開始,郭芙蓉磨磨蹭蹭的轉過身來對著眾人說道:“有什麼粗活累活,只管招呼吧。”
.......
“不急,不急我先跟你把賬目算清楚啊。”
“噗呲”姚晨笑場了。
“咔”。姚晨知道自己的問題連忙道歉到:“對不起!對不起,我看到大嘴臉上的傷,忍不住了。”
一個新成立的劇組,一群以前沒有深接觸的演員,想要一開始就順利的拍攝根本不可能。
別說演員了,你就是買臺機器,也得磨合磨合才能發揮出效果來是吧。
導演也是老資格了,知道剛開機出現這種情況難免,只要度過剛開始這幾天磨合期。
自然能進入狀態,再加上剛開機,還沒有積攢下火氣。
“給你一分鐘,平復心情,麻溜的。”
“是!謝謝導演。”
這時又是場記出場的時間了。
倒也不必從頭開始,從斷掉的地方,往前倒兩句就好。
掌櫃的把自己的臺詞又說了一遍,一直面帶笑容,似乎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