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或者說孔宣,儒家,乃是凝聚了鳳凰一族和截教氣運的學派,氣運深厚來自鳳凰一族,可是學說卻是來自截教,孔子問道老聃,看似問道,可是實際上卻是從老聃這裡竊取了一絲人教氣運,雖然極少,但是人教以人族為根基,氣運深厚,這一絲也絕對不少。。
一開始楊清玄還道老聃雖然是聖人分身下界,到底只是凡人,不修術法,不明神通,不喑天機,固然不明白,現在想來怕是自己想多了,這老聃非是不知道,正是因為知道,老聃才會教導孔宣,恐怕是故意讓出這一絲人教氣運,相助截教了。
話分兩頭,卻說函谷關守關官員尹喜,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雖為將領,可是學識廣博,假以時日,便是稱作一子也是不為過。
一日夜晚,尹喜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而,只見東方上空紫雲聚集,浩浩蕩蕩其長三萬裡,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尹喜見狀大喜,卻是心生感應,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尹喜當即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裡,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檢視,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
只見牛前,有一黃發垂髫的總角小童,青衣麻衫,手持蒲扇,一雙眸子猶如天晶星辰一般,烏如墨,亮如星,一眼看去,好似浩瀚星空一般,蒲扇隨意揮灑,不見神通,不顯奇異,但見塵土不沾,萬法輕靈。
尹喜戰於城樓之上,見狀大喜,仰天長嘆,“今日得見聖人,當真三生有幸。”遂命眾將士大開關門,夾道歡迎,三步並作兩步,走到老聃身前,俯身下拜:“尹喜叩見聖人。”
楊清玄見狀暗暗打量起這叩拜之人,只見方臉、厚唇、濃眉、端鼻,面帶威嚴而不冷酷,目有柔慈而無媚態,雖然早知其非一般常人,可是真的看到那一雙迥異的長眉還是忍不住一陣感慨,只聽老聃試探道:
“老翁不過尋常老翁,與膝下孫兒逃荒而來,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行此等非常之禮,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
尹喜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聃搖搖頭,拒不承認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大人如此厚愛?慚愧慚愧,大人莫不是要羞殺老夫矣?”
尹喜忙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裡。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發,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徘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聃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