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看著慕喜目光一閃:“全圍村?六公子的故事,好啊,請坐我給你講。”
“兒子,你過來我有話和你說。”那老婦人一聽這話,掐腰豎目給張先生叫到了一邊,慕喜在屋中坐著等候。
慕喜看得出來,那個大娘知道關於六公子的事情,但是卻不想讓張先生說,不過她不著急,實在不成她可以換個說書先生問,她從店小二哪裡打聽了好幾位說書人的地址。
不一會兒,張先生和他母親回到了屋子裡,老婦人因為傷痕顯得面目猙獰,但慕喜卻神奇的感覺到了婦人對她明顯柔和下來的態度,慕喜不解。
進屋之後老婦人只是和慕喜點點頭,然後便拎著肉進了廚房,廚房和住房緊挨著,房門大開,這樣慕喜和張先生坐在屋內倒也不算失了禮數。
“家母也好些日子沒吃到葷腥了,就沖你拿來的肉,張某也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關於六公子的事情……”張先生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和上午在茶舍的狀態不同,現在的張先生滿面紅光,眼睛發亮,上午在茶舍的張先生雖然訴事講的激情,但眼睛裡卻死氣沉沉,與現在截然不同。
聽著張先生的敘述,不知不覺一個時辰過去了,慕喜算是繼蕭洪之後,對六公子又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知,不管這訴事先生講的是否為事實,但這些故事廣為流傳,就足以說明百姓是認可的。
也難怪皇帝會忌憚,民心如此之大,又有謀略,軍隊還有親信,誰能保證其不生二心,若生了二心,誰也控制不住。
六公子是個‘神人’,聽了張先生的描述,這是慕喜心中對他的評價,從小就是神童,長大了之後更是了不得。
在各國戰火紛飛的時候,十四歲的六公子就用計謀不費一兵一卒的打退侵軍。因為展現出了超高的軍事謀略,立下不少戰功,李公子直接被皇帝封賞,在軍塞要地當謀士。
後來各國簽訂和平協議,六公子從軍隊撤回,婉拒皇帝的好意,不入朝堂,開始經商,三年時間躍居夏朝首富,開倉放糧,造橋鋪路,救濟百姓,說起六公子百姓們人人都要豎起大拇指,這種情況皇上怎會不忌憚。
直到一場大火,六公子英年早逝,夏朝的百姓甚至為他建了廟來侍奉。這是前幾為皇帝逝世都沒有的情況。
她知道像這種型別的故事,通常都美化過,但事實卻不能否認,六公子所行之事的確是讓人敬佩。
本來慕喜還有些懷疑柳獻之是六公子,現聽了張先生的這番話,她反倒有些拿不準了,六公子可以說是天之驕子,謀略過人,這樣的人會讓自己落入快要餓死的田地?
“時間不早了,我該走了,今天麻煩張先生了。”說著慕喜從懷裡掏出五文錢,一個時辰正是張先生在茶舍掙得工錢。
張先生也不推脫,接過銅板客套幾句,送著慕喜出了院子。
“兒子,你剛剛和我說的都是真的?六公子真的聯系你了!”老婦人見慕喜走了,趕緊追問,剛剛場合她沒法追問太多,這一個時辰讓她抓心撓肝好一頓想。
“當然了,娘,剛剛那個女子就是救了六公子的人,他們已經成親了,六公子說了,她問什麼我就說什麼。”
說著說著,張先生一個八尺男兒眼眶通紅,吸了吸鼻子,聲音抖著說:“娘,咱們找到主子了。”
“好好好,主子沒事就好,主子沒事就好。”老婦人用手抹著眼淚,心中也是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