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夜間娛樂手段其實並不貧乏,甚至有一些玩得還很花。
就比如那托特尼斯的彩燈街規模很大,裡面男女大小,高矮胖瘦什麼都有。
這只是一小部分,在托特尼斯的娛樂場所全都是一條條的大街,甚至整個區域,各種各樣的娛樂手段直接榨乾了那些闖入其中的“錢包”。
但是托特尼斯的繁榮不代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甚至只要稍微走出去一點,在外城,在郊區農莊都找不到更多的夜間消遣,大多數都是蜷縮在逼仄的空間睡覺。
更別提其他遠離城市的鄉鎮,大部分人就連夜間照明所需的費用都難以承擔,更沒錢碰那些,工人只有一些商業活動,比如港口之類的才有。
城鎮鄉村生活都是七八點就睡覺,算上來他們可要比現代大部分的人睡眠都要更加充足。
但是在哈姆雷特這種情況有點不同,因為在晚上廣場這邊會有公開的講座,教一些簡單的小知識。
原本蘭斯推動這個就是為了推廣數字,還有就是一天教三五個詞彙,普及知識。
但是隨著人數增多這個位置也越來越重要,除去基本的教育之外還要負責宣傳一些政策,收集民眾反饋的問題……
這項工作一般人還是搞不來,必須要識字,而且思路條理清晰的人才行。
蘭斯挑選之後也就落到了校長——羅莎的頭上。
能來到這裡聽課已經算是比較上進的人了,大部分的鎮民早就回家倒頭睡覺,對於他們來說識不識字也不影響自己搬磚的速度。
按照流程複習昨天的三個詞彙,學習今天的三個詞彙。
今天要學習有關的政策是治安條例,哈姆雷特嚴禁出現傷人,殺人,有情況立刻通知治安隊……
當流程走完之後很快就有人開始詢問今天流傳的訊息。
領主大人去哪裡了?
對此羅莎夫人毫不避諱的說明了情況,得到印證的民眾對於這個訊息由衷感覺到一種安全感。
那些等待已久的病患家屬也不由得落淚哽咽,只不過這不是負面的,而是感激領主大人為他們做的一切。
羅莎注意到了民眾的反應,她從城市長大,生活在城市,對於貴族領主這一套實際上接觸不多。
甚至在學校之中流行過抵制貴族制度的風潮,學生因為城市的進步的,城市是開放的,學校是文明的。
但當她看著那些學生為此奔走卻覺得可笑,因為作為一個成年人她對於城市的官僚體系有著自己的認知。
所謂的貴族制度一直存在自己身邊,不過是在城市換了一個叫做官僚制度的名字。
本來生活還過得去她並沒有在意,直到災難爆發,摧毀了她對於這個帝國最後的一點信心,原本她以為這個世界將會迎來絕望。
但是如今她卻感受到區別於帝國貴族,也區別於城市官僚的人。
七點到九點,接近兩個小時下來,這個工作量也不是輕鬆了,喉嚨都有些沙啞。
而下課之後那些民眾這個叫羅莎校長,那個叫羅莎夫人,口中也是說著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