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對軍隊的嚴苛註定這套體系缺了他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他跑出去幾天,格林黛兒不碰軍務,這就會導致出現滯後,甚至已經影響到了訓練。
“我回去儘快簽發,石彈的製作很快就會供應上,所以不要再讓士兵幹這些事情了,訓練已經夠累了,休息時間就讓他們好好休息。”
這件事說到底還是自己工作沒做好,蘭斯也不好追究下去。
一直以來他奉行將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不懂就不要瞎指揮,所以只是批物資,並沒有過多幹預炮兵訓練。
當然,也和之前炮兵那一堆人圍著一門炮的情況有關,他就算干預也沒用。
不過現在要重視起來了,同樣巴頓提到石彈的重要性也讓蘭斯引起注意。
現在的火炮沒有口徑這個說法,用來區分火炮的磅數就是指前裝彈頭的重量,這個一般都是鐵彈。
就比如現在炮兵裝備的六磅炮,指的就是裝填六磅重量的實心鐵彈。
而這個又關係到裝填火藥的量,以及火炮的威力。
蘭斯也不是不知道石彈這個東西,之所以選擇鐵彈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玩意能夠重複利用,射完撿回來直接第二輪,打到變形,回爐出來又是一顆嶄新出廠的炮彈。
而且他一路殺過來收集了很多破銅爛鐵,這些破爛打造裝備質量又不行,融了做成鐵彈效益最高。
“說說為什麼要用石彈?”
“因為便宜。”巴頓張口說出一個讓蘭斯並不奇怪的答案。
而他也在後面說明了具體的情況。
巴頓不單是槍炮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更是在基層一步步幹上來的,也參加過戰爭,他對戰場上炮兵的行動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訓練之中完成一輪射擊之後當然能夠輕鬆回收炮彈,但是實際上到戰場很少有機會回收,只有等到打完,這還得勝利才有打掃戰場的權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打輸或者是戰術撤退,那麼就相當於捨棄掉那部分炮彈,在這個時代金屬的產量還是很低的,否則蘭斯就不需要從托特尼斯進口鐵錠了。
可以說鐵彈加上火藥,每打一炮飛出去的不是炮彈,都是錢!
更別提鐵彈造價昂貴,而且工藝麻煩,那麼這樣一場戰鬥下來消耗的彈頭是難以得到補充的,對後勤的壓力非常大。
而且一旦遇上攻堅戰,面對敵方的工事,用鐵彈的話還會有可能為敵人重新利用。
而這個時候石彈的好處就體現了,首先造價便宜,隨便射也不心疼。
而且工藝簡單,原材料更是隨處可見,就算後勤跟不上也能依靠隨軍計程車兵快速補充。
在攻堅戰的時候石彈發射撞到硬物之後會碎裂,沒有二次利用的空間。
歸根到底還是兩個字——成本。
“威力相比於鐵彈怎麼樣?”
“在學院的時候就對很多種石材經過測試,其中花崗岩的效果最好,絲毫不比鑄鐵的差,而且碎裂的破片也能造成殺傷,就是加工難度也相對更大,因為這種石材的硬度不低。”
蘭斯並沒有被巴頓的話忽悠,實際上鑄鐵炮彈成型要比石彈更簡單,高成本的還是本身的金屬材質,還有熔鍊金屬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