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琢磨了一下,緩緩開口道:“起碼看到的這一切都是在實體世界中真實發生的,而且是由我們來發動的,這就比錄影和模擬器要讓人感覺更爽一些。”
我們正在那兒嚷嚷著,海因塞已經開始了捕獵行動。只見三個橢球體分別變形,頭部形成了爪子狀,每個爪子上有5根修長的“手指”,可以靈活自如的彎曲,就像某些動物的一樣。這三個球體跟在最大的那群沙蟻後面緊緊不放,三路並進。
“你是打算用爪子去抓?”我問道。
“用爪子抓?這樣效率就低了。”海因塞說道。
“那幹嘛變成這個形狀?”我很不解。
“你看了就知道。”海因塞神秘一笑。她能玩出什麼花樣?
那三個圓圓的東西緊緊跟在蟻群後面,距離越來越近了,那些沙蟻爬得更快了,玩兒命的爬,生怕探測器追上來,這就是動物的本能吧,可是,沙蟻再快也快不過機器,它們肯定是要被追上的。我緊張地看著現場直播,在其中一個“園滾滾”離一撮沙蟻還剩不到0.2尺的時候,爪子前端釋放出了一團絮狀物,向蟻群噴去,那些可憐的沙蟻瞬間就動彈不得了,只能原地踏步,再也不能向前進了,它們像是被固定住了,仔細看,原來是被一層細細的幾乎透明的網給困住了,就像某些掠食動物使用的網子一樣,這仿生學玩的溜!
“厲害呀,原來是這樣捕捉的!”我驚呼道。
“是呀,這樣不比用爪子抓省事多了嗎?”海因塞說道。
“那幹嘛還要變成爪子呢?”我又問。
“你接著往下看撒,先不要著急提問。”斯塔爾巴夫輕輕地敲了我一下說。
“哦。”我應和道。我就看見那個爪子抓住了網兜的一端,然後一點一點的往回拽,每個手指頭都靈活地一陣一陣地往裡面彎曲,周而複始,之後再把這一個網兜擺弄成緊湊的團狀,攤開的面積就比原來小了很多。接下來的步驟就是“吃掉”這一團樣本——橢球狀的探測器前端向內凹陷,形成了一個向前開口的腔體,直接就把那一團樣本包了進去!“吃進嘴裡”之後,開口就被封閉了起來,探測器又恢複了橢球狀,只是體積比原來大了一些。
“吃飽了”的探測器原地震動了幾下,調整好了自己的粗細,繼續前進。
“這就算是取樣完成了?”我看得目瞪口呆。
“這一個探測器已經完成使命了,你看看隧道的大小,已經沒有空間繼續裝載樣本了。”海因塞說。
“還可以拉長嘛!”我說。
“拉得太長會影響前進速度的,而且材料也不夠了,這種下小的地方本來就投不了多少材料,現在它已經算是滿載狀態了,接下來只能充當攝影師啦!”斯塔爾巴夫向我解釋。
“原來如此。本來應該多放幾個探測器的,這樣材料就夠了。”我算是明白了,略感遺憾地說道。
“一切都是按計劃來的,計劃中要收集的樣本數量是一定的,不存在數量不夠的問題,我們不是還有兩個空載的嗎?”海因塞神色淡然地說道。
“哦。”我哦了一聲。“剛剛抓到了幾只呀?”我又問。
“41只。”海因塞說。
這個吃飽了的探測器行動起來已經不如那兩個空載探測器靈活了,速度相對於原來來說明顯降低了一些,不過即使是這個速度,也不是那些爬行的沙溢能夠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