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追新永恆> 第五章 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錢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學習過程中,我們問導師,這麼有錢了想幹點什麼事兒呢?慕普老師回答說她想多買點腦力資源,起碼再擴充6倍的計算能力和2倍的記憶記憶體,這種東西都是多多益善的。

朵兒問導師:“老師呀,我覺得您的腦力已經夠多了,再擴大也沒什麼意思了,可以省點錢幹別的呀。”

慕普老師一笑,回答說:“你覺得夠了,多少是夠了呢?你說省點錢幹啥?還有什麼更有趣的事情呢?你說說看。”

朵兒馬上接話說道:“老師,你看,我現在的計算能力才200模,記憶體有16108位元組的容量,我覺得兩者再擴充10倍就絕對夠用了,您現在的腦力肯定在我的10倍以上吧?應該夠用了吧?頂多再加一點,而不用加6倍,記憶記憶體很便宜的,這裡先忽略不計。”別看朵兒同門平時不學無術,不修邊幅,一副令人討厭的樣子,她這裡倒是說的有條有理,不過我還是覺得她太想當然了,老師作為法律大師,對於腦力的需求肯定和我們這些新手不是一個層次的,朵兒怎麼能以己度人呢?再說,誰會嫌自己腦力多呢?以後要用到腦力的時候多著呢,腦力可是個人素質的基礎啊!真是越看她越覺得討厭,不知道她哪兒來的自信?老師需要你指點嗎?

朵兒接著說:“我剛剛回答了多少腦力是夠了的問題,現在我來回答剩下了錢能幹什麼的問題。攢那麼多錢能幹什麼呢?最有趣的當然就是攢錢實體化啦,實體化絕對是最吸引人的,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誰不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呢?”朵兒自信滿滿,回答的也條理清晰,但她似乎覺得我們都和她的想法一樣,我就只能稱之為“謎之自信”了。

我觀察到與我關系最好的露露同門在盡量壓制自己的形態,以免將“某種”情緒表現出來,從其他幾個人流露出的表情來看似乎也都不喜歡朵兒在這滔滔不絕,除了那位基本上沒啥表情展露的鳴曲同門,我看不出她的表情波瀾,也就無法斷定她的態度。當時我還沒有體會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功力,後來我發現,表情處變不驚的人是非常厲害的角色,然而鳴曲同門……她的這種波瀾不驚我覺得僅僅是因為她性格比較憂鬱,不容易融入群體,而不是因為善於控制情緒。

慕普老師環視了一下大家,應該是看出了我們幾個都對朵兒的發言不耐煩,因此意味深長的對我們大家說:“嗯,朵兒同學,你回答得很好,這兩個問題你都做了精彩的回答,我很滿意你能主動思考,能主動替我規劃我的積分應該怎麼省,怎麼花,哈哈!我先謝謝你的熱心……”老師忍俊不禁,本來一本正經的表情說到這裡就露出了被壓抑的笑容,我們也為之一動,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輕鬆了許多。

慕普老師緩了緩,接著說:“……我看你們大部分人似乎對朵兒同學有意見吶,這就不對了,同學之間,有不同的見解就要提出來嘛,多交流交流,思想交鋒,這樣大家都會有長進,你們說是不是?你們既然有不同意見,不妨說出來我聽聽,也讓朵兒同學聽聽,大家一起討論,不要因為固有成見而影響你們的判斷喲!”我們知道老師說的“成見”是暗指什麼——大家都不待見朵兒。

於是,我們和導師一起對她的“理財規劃”做了深入討論,朵兒同門漸漸意識到,她的以己度人是多麼不靠譜,一般來說,腦力越高,就越容易悟出新思想、新見地,有了新思想,新見地,才能更好地賺錢,換句話說,腦力越高,賺錢就越容易,所以盡可能多的購買腦力資源是非常值得的投資,有了這些基礎條件,後續的回報將是非常可觀的,這個世界青睞聰明人,沒有腦力,何來聰明?而且,越高階的思維,對腦力的要求也越高,要是計算能力不足的話根本“玩不轉”高階思維。經過這段時間的交流,我們也發現,朵兒這人雖然看起來討厭,但還是很有見地的一個人,起碼懂得表達自身觀點,我想如果我們再多聊聊,我可能會對她的印象有所改觀。至於實體化,確實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情,所以朵兒才會鼓動導師進行實體化,她自己就很嚮往這樣,無奈積分差遠了……各種資料庫乃至於各種公開資訊都說實體世界是一個不好的世界,是一個悲劇的世界,遠遠不如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來的人性化,告誡我們不要去實體世界冒險,那裡生活壓力大,既勞累又不安全,人人都要為生存而忙碌;而且,實體化的人們還會死亡,在實體世界中,死亡甚至是一種必然現象,萬物皆可死,死亡可不是什麼好的體驗,人一旦死了,就什麼意識都沒有了,就什麼都不能參與了,就什麼不能見證了,再也收發不了任何資訊。然而,我們這些人卻都想去實體世界看看,想去實體世界體驗體驗生活,看看那裡與這裡有什麼異同。我發現我認識的大部分人都有類似想法,大家都想去見識一下這個所謂的悲慘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無論體驗是舒爽還是糟糕,都算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不是嗎?我們這些過慣了好日子的人唯獨對於新鮮事兒難以釋懷,我們就是喜歡追新而不考慮後果。這種本能也是我們走向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這是後話,當時還處於虛擬狀態的我們顯然沒有在意那些所謂的暗示和警告。

我們的導師和我們想法類似但不完全一樣,她對於是否實體化是很謹慎的,她說她計劃先攢夠實體化的積分,至於攢夠積分之後要不要實體化,選擇權完全在於她自己,到時候可以自由選擇。她說她覺得實體化之後可能真的會有像現有資料中描述的那種危險,她相信資料是對的,尤其是那些經過了權威認證的資料,如果資訊不實那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我們老師身為法律專家,自然信任法律,她比較在意實體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況且,人的實體化需要至少20億的積分,這個數字,對於我們這些新人來說簡直是可望而不可即,即使是像慕普老師這樣優秀的人,到目前為止也還沒贊夠積分,就更別提實體化之後的生活費用了,據說那更是巨大的開支,我們也沒親身體驗過,相關的一切資料都來自對大量資訊的搜尋。所以,慕普老師表示,她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攢夠積分,為了能更好的攢積分,她首先要擴充腦力。因此,她拒絕接受朵兒的建議,她將按照自己的既定計劃前行,即先去擴充腦力。

在大學階段,隨著知識的增多,見聞的豐富,學生們也漸漸的形成了自己的三觀,比如說,盡管資料中將實體世界描述的很差,但人們都想去體驗一番;然而,由於實體化的代價太高,幾乎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極限,所以人們也就是想想而已,真正盡自己努力去實現願望的人很少,因為賺錢是一件鬧心的事兒,這很花精力,而人們天生喜新厭舊,沒有耐心,沒有恆心,堅持做事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人們隨時會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大多數人看來,及時行樂更重要,當下的快樂比以後的計劃重要得多也現實得多,人們不願意付出多少精力去為幾乎無法實現的事操勞,遠方雖然美,雖然新,但也不值得過分追求,這個世界,除了有點兒無聊,其他都好,其實人們會覺得無聊也是因為人們總是缺乏耐心,導致關注點一直在變化,新鮮事兒“生産”的再多,也比不上人們的搜尋速度和丟棄速度。人們心向遠方,身在原地,大部分人都是得過且過的狀態,這就是人們對於生活的態度,三觀根本談不上有多積極。

所以,我覺得,這個世界似乎缺乏一些活力,與那些生機盎然的虛擬亦或是實體的生物世界相比,我們這裡太平靜了,那些所謂的新鮮事兒其實都很勉強,很多都是段子手編出來的,感覺不真實,不過話又要說回來,我們的世界本來就不真實……名字都叫虛擬世界嘛,那麼我們這些虛擬世界中的人算什麼?想到這裡我一下子就分不清哪些是真實的了,而又有哪些是虛幻的呢?也許那個所謂的實體化的世界才是虛無的?僅僅是我們編織出來的一個景觀?我的思維發生了混亂,我發現我每次想到這裡的時候思維就變得不清晰了,似乎陷入了一種“死迴圈”,只有停止繼續深入思考才能從中解脫出來。

慕普老師的生活態度倒是很積極,盡管她還不確定她是否要實體化,但她一直再為實體化做準備,一直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她能自由選擇,這就是她的目標,她的這種堅持的精神讓人欽佩。持之以恆的向著既定目標前進,我能做到嗎?我覺得我也只是個沒有耐心的人,不願意在同一件事情上停留過多,對於那些重複而又瑣碎的事情,我根本沒興趣做。我不如老師有毅力呀!

朵兒那家夥,雖然我對她的印象經過這段時間的交流已經有了些許改觀,但我還是有些看法的,雖說談不上討厭——這家夥,別看她說起話來頭頭是道,似乎像個博學多才的人,但是隻要聊天內容一深入,她那不學無術的本質就暴露無疑了,她對於一般的事情就懂個大概,對偏門的事兒只能生搬硬套現場搜尋到的資訊,她的獨到見解往往貽笑大方,和天演同門的那種談吐不凡的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別看她口口聲聲說實體化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但像她這種狀態,想實體化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她的形象難以吸引到關注者,以佔據主流社交地位的佔新平臺為例,她在佔新中只有區區5065個粉絲,我這個不太會搞社交的人都漲到17638個粉絲了,我的好朋友露露有29761個粉絲,慕普老師更是有多達8846023名粉絲,這還是因為她比較低調,要不然這種精英專業人士的粉絲會更多,多個兩三倍不是問題。關注者就是資源,關注者越多,積分獲取越容易,關注者太少就很難賺取大量積分了。像我們這種剛脫離保護區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太多粉絲,以後還要花心思多吸引一些粉絲才行呀,然而,能不能攢下實體化的錢就一切“隨緣”了,我也沒動力去強求。

思想變得成熟了往往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兒,我們經過大學大量的學習和交流,積累了比以前多得多的學識和經驗,這時人就不容易禁不住誘惑,就能堅持自己的觀點,然而如果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呢?慕普老師之前透過炫富來鼓勵我們專心學習,透過有錢之後的種種美好來激勵我們努力,我們當時也確實被激勵了起來,有一陣子充滿了激情。可是,人們的追新本能在未來被滿足所帶來的美好和愉悅抵消不了人們及時行樂、得過且過的現實態度,大多數人只做短期計劃而不會有什麼長遠的打算,尤其是這種遙遙無期的實體化,基本上,大多數人難以攢到足夠的積分實現,所以大家也就想想而已啦,在心中暢想一下罷了。我們根本不為老師的“花言巧語”所動,仍然追求安逸的過活,之前産生的希望之光就這樣被所謂的理性、成熟所取代。實體化雖然讓人嚮往,但人們不願意為此付出太多,所以實體世界中的人數很少,能夠實體化的人都不簡單,是絕對的高手和精英,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人。

我好想成為她們中的一員,可是,我能持之以恆的努力賺錢嗎?我會覺得這樣做很無聊嗎?一切都不確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