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引起慌亂,文報之中的內容沒有把事情說得那麼誇張,而是不斷地安撫大家,崇親王已經親自處理這件事情,相信很快就能夠集結力量,將倭寇趕出雲國。
“原來東瀛國並不是真心和我們雲國交好,他們早就在密謀侵略我們的土地,實在是太可惡了!”
“哼!這幫該死的倭寇,居然進犯我雲國,真是罪大惡極!”
“等著吧!崇親王一定會率領大軍,將這些不知好歹的倭寇趕出雲國去!”
眾人怒火中燒,氣得咬牙切齒。
陸鳴眉頭微微一皺,無奈地嘆了口氣,他見過東瀛國的忍士,也和東瀛國的忍士交過手,他們精通異能,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對付。
…………
大年初二,前線再次急報,濟州各府遭受了倭寇的洗劫,短短一天之內,整個濟州已經有一半的府地被倭寇佔領。
崇親王已經親自率領大軍,在第一時間與倭寇交戰,打響了這場戰爭。
又過了幾天的時間,戰火不僅沒有得到控制,反而爆發地更加嚴重了。
除了濟州之外,臨海地區的滄州、澎州、潮州等地,也同時遭受到了倭寇大軍的進犯。
這時候就讓雲國各地人心惶惶,許多讀書人自願加入軍營,為了保家衛國,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戰鬥之中。
雲國突然遭受倭寇的襲擊,立即就被聖院和列國知曉,引起了高度的關注。
聖院召開了緊急會議,雲國的大學士在會議上請求列國支援,列國大學士也表示各國本就同氣連枝,現在雲國有困難,列國理應派兵相助。
然而慶國和武國的大學士卻極力反對,認為雲國本就負責抵禦東瀛倭寇,現在倭寇來犯,是雲國自己的失誤,所以理應由雲國自己解決。
自己犯下的錯誤,憑什麼要其他人來分擔?
雖然大家都覺得這個理由也有些道理,但是如果真的冷眼旁觀也太不近人情了,所以經過一陣探討,聖院還是做出了決定,協助雲國抵抗倭寇,一起解決困難。
就這樣,列國都各派了一支兵馬趕赴雲國,一同抵抗倭寇大軍的進犯。
然而,一件讓雲國人憤然的事情發生了。
武國和慶國的兵馬駐紮在雲國的溪州之後,不僅沒有立即攻打倭寇大營,反而在距離戰場數里之外的地方安營紮寨,整日在營地裡操練,沒有任何真正援助的意思。
白天的時後,武國和慶國的兵馬就會進行演習,把打仗“演”給雲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