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進士文天祥在贛州知州任上,以家產充軍資,起兵抗元,入衛臨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軍談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後脫險南歸,率兵抗擊元軍。景炎元年,他在從南通往福州擁立端宗以力圖恢復的途中,作有一詩述志,請問,他寫的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眾案首聽完臉色一沉,這道題目不僅考詩,更是考歷史,同時,也考讀書人對詩人的瞭解。
蕭子龍不耐煩道:“這都是什麼題目?怎麼一個比一個難?這是打擂臺嗎?”
李修懷不以為然道:“難不成我還要出科舉中已經出過的題目嗎?你們既然不服陸鳴奪得十縣第一案首的名號,就要拿出點真實水平。”
“院夫子說得輕巧,誰會知道文天祥在那個時候寫了什麼詩?”,蕭子龍冷笑。
就在這時,陸鳴開口說道:“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這首詩名叫《揚子江》,景炎三年,他因兵敗被俘,堅持了四年的獄中鬥爭,終以不屈被害。”
說到這裡,陸鳴感慨道:“文天祥正氣浩然,著有傳世詩《過零丁洋》、《正氣歌》以及《指南錄》等,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國詩人,乃為我輩讀書人之楷模!”
“說得好!”
李修懷十分滿意陸鳴的回答,繼續道:“元世祖忽必烈曾經親自勸降文天祥,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其《正氣歌》傳世之後,天地之間便多了一種純淨的才氣,名為浩然正氣!”
“只有向文天祥這樣胸懷天下、大仁大義、寧死不屈強敵的讀書人,才能夠修成浩然正氣,諸位要以他為榜樣,方可做一個真正有用的讀書人呀!”
這番話寓意非常,眾多讀書人都虛心受教,紛紛點頭稱是。
李修懷看向蕭子龍,問道:“蕭案首,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不敢。”
蕭子龍微微低頭,此時此刻,他感覺自己很是丟人,一開始就被陸鳴和南宮玲比下去,這讓他很不服氣,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江縣案首陸鳴,加籌燈一盞。”
“謝院夫子。”
“諸位案首,你們可要好好加油,你們不是不服陸鳴嗎?那就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來讓大家看看。”
“是。”
眾案首紛紛點頭,有的人臉色難看,有的人滿臉佩服,也有人一副看熱鬧彷彿事不關己的模樣。
李修懷繼續出題:“南唐後主李煜,因作了一首詞而被宋太宗賜藥自殺,後此詞傳世,流傳千古,請問這是一首什麼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