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獎的事……不會等太久的。”全志龍道,“雖然是頒給愛豆的獎,但是我們老是隻過去免費當觀眾,聽起來也很不像話。”
鄭基石掃了他一眼:“聽起來你有不錯的想法,最近又有新的作品了?”
他比較實際,獎項是虛的,人氣是泡沫,真正落到實處的是作品跟銷量。
或許全志龍還只是二十代初期的少年人,又曾經出身偶像經紀公司,他在某種程度上追求的可能跟他們這些真正一直在underground生存的rapper不太一樣。
“恩。”全志龍放鬆了下來,“有一個全新的、沒有人做過的想法。但是可能需要公司的支援。”
“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鄭基石問。
全志龍也沒有客氣:“需要哥貢獻的時候我會說的,暫時還不用。”
“跟音樂有關?”鄭基石想的是那天在節目裡全志龍表演的改編版《愛之痛》。
粉絲都在求音源,但很顯然,由於版權的關系,改編歌曲重新以改編者的名義發行是需要給予原作費用的。
全志龍也沒有瞞著鄭基石:“恩。就像那天在節目裡表演《愛之痛》一樣。最近油管不是很火嗎?我想的是,開一個個人的頻道,然後上傳一些個人的改編作品……做綜藝這方面,我的效果不如哥,就想著找些別的方法。”
鄭基石坐直了一些。
科技在求新求變發展,故而普羅大眾的娛樂方式也在與時俱進。
過去十年裡隨著電視的普及,娛樂産業發展已經快變成了南韓的經濟支柱産業。
三大電視臺和經紀公司在不斷的磨合中已經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娛樂公司送藝人在電視臺錄制節目,這已經成為了藝人在回歸打歌舞臺之外的穩定曝光方式。
可節目跟藝人是粥少僧多的關系,一週的播放時間黃金檔就那麼幾段,高收視率的節目也有固定的c班底,可出道的歌手卻是越來越多。
一個節目舞臺就那麼點大,烏泱泱站著的演藝人能把這個錄影棚擠的滿滿當當。
公司後臺硬的,本身綜藝感強的,人氣高的,自然鏡頭就多。不會表現的,公司弱勢的,沒什麼人氣的新人,很有可能錄制十二個小時剪輯到最後一句話都沒有。
“你是想透過油管來增加非回歸期的曝光度?”鄭基石問道。
全志龍點頭:“本來我們作為hip hop組合,回歸期就比偶像組合間隔時間長。透過油管的話,不用去電視臺也可以讓粉絲看見新鮮的樣子。”
這個時候連偶像組合的自制團綜都是在電視臺播的,直接越過電視臺是不是有些冒險?
人氣一般也就算了,沒什麼水花往往才是保護色。
但要是反響很好的話,會不會激怒那些電視臺的高層,以後就沒辦法參加電視節目了?
“只上傳翻唱作品嗎?”鄭基石再次確認一遍。
全志龍笑道:“當然啊,跟粉絲分享生活那種,或者是自制綜藝已經超出能力範圍了,哥也把我想的太全能了。”
如果只是翻唱歌曲那倒也沒事……